,因病去世,谥懿文太子。
而在他死后,大明这架马车的中枢,也开始了崩坏的道路。】
此时,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忙着让太医为朱标检查身体。
听到神迹中的话语,不由悲从中来,一时落泪,“二十五年!你方才不到四十岁,有怎敢让咱白发人送黑发人!”马皇后也在一旁落泪。
见父母如此情状,朱标也落下泪来。
【在此之前,我们要知道,太子妃常氏已于洪武十一年薨逝,而东宫嫡长孙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夭折,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也于洪武十五年病逝。
在此情况下,朱元璋选择了立东宫次孙朱允炆为太孙,并为此掀起了朝堂大屠杀。此次朝堂的杀戮也是后来朱棣靖难成功的原因之一。
而后,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最关键的因素从这时开始出现。】
“娘!”朱标、朱棣等人纷纷喊道,听到神迹说出了马皇后的离世不过两年后,又见马皇后因朱标、朱雄英的死讯而身形踉跄,一众人不由大为担心。
朱元璋也立刻扶住马皇后,搀着她坐到一旁的靠椅上,又叫太医为她诊脉。
眼见马皇后的气色逐渐好转,朱棣这才看向朱标:“大哥,大侄儿怎么会突然夭折?”朱雄英作为嫡长孙,是东宫第一继承人,而且他的外祖父是常遇春,舅祖父是蓝玉,政治力量可谓之强。
“不知道,”朱标皱眉,“雄英的身体现在看着也没什么问题。”
“别管那么多了,”朱元璋听到二人的对话,大手一挥,“先让太医也给雄英看看,日后也常备太医,加强身体。”
大臣们则更加担忧神迹中的那句“朝堂大屠杀”,难道因为太子去世,万岁觉得太孙掌握不了老臣,就开始屠杀?那自己那是又如何了?况且,傅友德想着,这是“重要原因之一”,难道说大将都被杀了,燕王才成功的?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时已经二十一岁,具有了独立的能力,同时在其登基前,也受到了朱元璋共六年的教导。】
周王朱橚看到这儿,不由道:“那这么说,允文应该也有了该有的手段了,四哥你是怎么造反成功的?”
一句话,把所有人的目光又移回了朱棣身上。
朱棣:“……”
【但是,他的一部分行事让人怀疑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建文帝宽刑省狱,平反冤案,减轻赋税,但除此之外,他走向了复古的道路,竟然想要恢复井田制。这些之外,造成最大影响的则是他另一个举动:废藩。
没错,不是削藩,而是废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