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时空,李世民抬手掐了下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的脸颊,可真是他的好儿子,一旁的长孙皇后只当作没看见,她也惊讶。
【第2期——唐太宗李世民到此结束,下一期是谁主播暂不透露,大家可以猜一猜哦,下期再见。】
天幕暂时关闭,各朝各代的人开始整理已知的消息。
秦。
李斯不愧是嬴政的得力助手,立刻把记载的竹简递上。
纸、选举制度……有一系列要问清的事。
期间出现的舆图只是一部分,如果更具体一些就好了。
嬴政清楚,天幕讲解的事情越多,得到的信息越全面,对大秦的未来就越好。
汉末。
刘备和诸葛亮赞叹:“这唐太宗这么能打,谥号还是文皇帝,可想他的文治该有多出色。”
曹操也欣赏李世民,但他更馋李世民手下的那一干武将谋臣。
孙策周瑜等人同样夸赞,不知天幕是否会透露些他们的未来?
隋。
杨坚现在看见几个儿子心情就不好,尤其是晋王杨广,全都是废物。
他对李家观感很复杂,但他很清楚他不能轻易处置。
以隋末那乱象,可想而知朝廷里肯定也有人反隋,一旦他对李家动手,朝臣会惊恐,百姓也会慌张。
真棘手。
幸好李世民这时候应该还是个幼儿,否则更麻烦。
唐。
李世民是最忙的人,天幕已经大概透露出了大唐未来的治国方法,他和一众文臣武将决定抄一抄。
长孙皇后去安抚过杨氏和郑氏后,带着两个小孩回到宫里。
长乐公主李丽质不满地捏了捏一个弟弟的脸颊,觉得他们以后很不孝。
李承乾眼睛发红,很愧疚。
李泰就有点不满,甩开姐姐和哥哥,去找阿娘。
长孙皇后想给他们仔细掰扯掰扯,但看着两个小孩的模样,还是语气温柔安抚:“高明、青雀,你们是亲兄弟,身体里留着同样的血……”
宋。
赵匡胤有点面上无光,两次提到宋,都说大宋不好,他有种不妙的预感。
赵佶等人就只把天幕当成乐子,感兴趣的听一听,不感兴趣就扔到一旁去。
元。
忽必烈作为一代枭雄,了解汉族文化,自然也敬佩这位唐太宗。
端起一大碗酒洒地,“敬太宗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