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李世民带着五百骑兵,到虎牢关城东二十里处去探知窦建德营地的消息,但他的目标并不止于获知情报。
沿途,他就把五百骑兵分别让李世勣、程知节、秦琼率领,埋伏在路旁,身边只剩下了四名骑兵和尉迟敬德。
面对这种好像又是一次要冲入敌营的样子,尉迟敬德自然感觉不妙,但李世民表示:“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并一再保证,要是敌军发现自己就立刻返回,绝不逗留。】
唐朝,贞观三年。
尉迟敬德脸色微妙地看着皇帝,那微妙的神情充分说明了他对皇帝这种保证的不信任。
——说好的一经发现立刻返回呢?虽然之前看见陛下您安排骑兵和李世勣他们埋伏在路旁,就已经知道您想要来杀上一波,但您也没说您这么来啊!
其他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什么都不说。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位皇帝陛下可真不是什么能够保证自己不会看到合适的机会就趁机冲上去的,与其相信他不会冲阵然后被骗、心惊胆战,不如干脆让他不要有什么上前线的机会才是真理。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见到李世民这一次的举动,开始教育孙儿:“雄英,看到了吗,当你想要打一场仗的时候,必须要看到军心、要保证自己能够调动起士卒们战斗的意愿,否则,临场哗变的事情可不少。”他顿了顿,又道,“当然,祖父的意思不是让你以身犯险,唐太宗的做法不适合所有人。”
朱雄英乖乖点头,他虽然年岁尚小,但作为太子的嫡长子,简单的一些事情早已了解。
另一边,皇子们也在聊这个问题。
朱棣信誓旦旦:“只要有了足够威力和数量的火器,什么都不是问题!”他对火器兴致勃勃,还建议朱标,“大哥,不若我们多建立几个火器营吧!”虽然普通军中也有一定比例的火器数量,但当然还是多建几个专业的最好。
【李世民兑现他的话了吗?兑现了。
在窦建德的营地三里外,李世民几人与游兵相遇,李世民确实没有逗留,他即可准备返身,但他走之前,还说了一句:“我秦王也”,又搭弓射箭,射死一员将领。窦建德的兵卒大惊,又或许抱着生擒唐军最高统帅的心思,急忙调来了五六千骑兵追击李世民。
李世民让其余几人先走,自己和尉迟敬德殿后。
不得不说,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实在勇武过人。面对五六千骑兵,两人殿后,按辔徐行,每次快要追上的时候,两人就挽弓搭箭,射杀敌军,然后窦建德的兵马就会因为恐惧而暂时放缓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