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的话说,只能是‘功过相抵’。
太子感觉到悲痛的地方就在于,出于孝道,他肯定要尽量为自己的父皇争取一个更好的庙号。
如果只看洪光帝建立的那些功绩,就算当不了‘太宗’,至少也能争一争‘高宗’的庙号!
然而国家接连动荡,内乱、国力损耗。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太子强行要为自己父皇争一个第一档次的庙号,朝堂群臣会同意吗?能服人心吗?
但如果不争,皇帝和太子的个人形象以及后世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太子刚继位,洪光帝不想让他因为此事和群臣争执,留下隐患,故而主动留下书信,提及自己的庙号。
有了这封信,太子对群臣,对天下人,对后世人,就都可以交待的过去了。
平复了一下情绪,太子继续读信:
“尔自幼聪颖,然谨慎有余而果敢不足。虽能礼贤下士,仍缺容人之量。
朕走后,叶择安守内,闻人正御外,此二人你须持之以理,用之以正。
诚王守北境,朕在世时,他当无二心。朕走后,你不宜紧逼,但不可不防。
靖安侯李飞,朕曾让国师为其卜卦,卦辞为——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此子秉性纯良,乃性情中人,你当御之以情,切忌提防试探,处处持疑。
朕在时,他为我大蓝之福。
朕走后,你不可逼其为大蓝之祸!”
太子拿着信纸,重重吐出一口气。
这封信的第二段内容,皇帝交待了如何用人,且只提了四个人:
叶择安,闻人正、诚王秦世羡,最后还有李飞。
前面两人自然不必多说,是皇帝留给太子的左右手,没有这两人,他的皇位都难以坐稳!
至于诚王秦世羡,在大皇子和厉王已经反了,三皇子身死的当下,皇室唯一的隐患就是他了。
对方是立道境巅峰修为,有一定可能破境成为武圣!
既是王爵,又手握重兵,还镇守北境,天高皇帝远。
洪光帝在时,能压住诚王,让其不愿,也不敢有任何不好的心思。
但太子继位后,那就说不准了。
至于该怎么解决这个隐患,皇帝其实一早就为太子布好了棋局,完成了落子:
李飞的杀蛮军就在北境!
用李飞来制衡诚王,无疑是绝佳的人选。
所以皇帝最后着重提及李飞。
甚至为了提醒太子,用的措辞都很严厉!
看着这段话,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