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并被收编,那么黑熊一战收复河西、朔方四郡,势力自然能顺着代郡渔阳向东蔓延,与鲜于辅连成一片。
步度根投降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鲜于辅、田豫加入关中。
这样的话,河北内部的配合力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之前崔琰心思也就发生了变化,对于崔州平的提议,崔琰不拒绝也不揭发,任由崔州平通过上党勾连河北大姓。
现在步度根请降,偏偏黑熊又想向西发展的消息传来,崔琰只觉得骑虎难下。
消息稍稍走漏,以袁尚继位后表现出来的凶残、果断,绝对不会手软。
造反、谋反这种事情,本来就该快速商议、快速发动;现在这样拖延,特别是黑熊向西拓展的消息传来,河北参与阴谋的人心怀不满揭发出来,那会死很多人。
崔琰思前想后,更感为难。
名誉、生命、富贵、权力他都不想轻易抛弃,可现在如果稳不住同谋的河北人,肯定会暴露。
人能抵抗的精神压力是有限的,袁尚杀人手段比袁绍还要迅捷。
若迟迟不见关中向东发展,担忧消息走漏自己被诛连……那么求生本能下,这种人极有可能跳出来先行揭发。
崔琰已经涉足进来,他必须抛弃一些东西才能保住更多的东西。
思想前后,他不准备被动等待事情的发生,看现在形势变化,他只能主动介入并引导这件事情。
必须给与内部同谋者希望,只有他加入,带着更多人加入,才能稳住内部,甚至孤立、架空袁尚!
崔琰不缺果断和勇气,放下崔州平的书信,就对主簿说:“去安排一下,我要见平难中郎将。”
主簿不觉得意外,就问:“明公,是急是缓?”
“不急,但也不要拖太久。”
崔琰表现的心平气和,他信不过信件、信使,他必须与张燕当面商谈。
有了张燕的军队支持,河北许多人才能稳定下来。
哪怕黑熊向西发展,河北内部也能沉稳发展,不至于自乱阵脚。
毕竟步度根都投降了,下一步就是鲜于辅领幽州六郡依附关中;再加上张燕的黑山军,已经具备了单独动手的条件。
只要内部挖的勤快,鲜于辅、张燕甚至不需要出动军队,光是间接压迫之下,会让许多袁氏死忠不得不中立。
一击得手软禁袁尚,除了寥寥无几敢于反抗的袁氏死忠外,河北自然变色。
步度根的投降,是压垮崔琰的半根稻草;另外半根就是黑熊可能推动的西线战事。
两件事情组合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