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士人的脑回路……其实是有一些区别的。
后汉二百年,西州士人处于吃亏的地位,时时刻刻都想着开拓西域,让关中、凉州重新伟大、重要起来。
这些人比起关东士人,有一个强大帝国的梦。
而关东物产丰饶,经济活跃,土地兼并的效率也高,更注重家族的发展和壮大。
历来边患由凉州、并州和幽州在承受,所以关东人理所当然、日复一日享受着和平,缺乏大局观。
边郡地区的士人饱受边患胡害,单靠一个地方又很难压制、抵抗边患;所以在生存压力下,边郡士人更倾向于大联合,有大集体协同的意识,在交税和边患之间,他们会欣然接受交税和服从管理。
这也是凉州士人快速接受、承认自己的根本原因所在。
目前大司马幕府的中高层官吏所具有意识形态,不应该受到冲击和破坏。
张辽是认真为黑熊考虑过,不参与讨曹战争,维持两个家族的表面和睦,给曹操一个保存血脉的余地。
给曹操一个机会,曹操肯定不会把事情做绝。
虽然黑熊得到乡党支持后会挤压边郡士人的地位,可出身边郡的张辽,在梁沛武人那里,照样也能发挥影响力。
按照他的提议来做,哪怕未来不重用梁沛武人,也能保证这伙人不会落到刘备手里。
人才提拔使用的主动权在黑熊手里,有了梁沛乡党做底蕴,黑熊这里更稳固。
可刘备会失去很多,极有可能得到一个空架子的朝廷。
关羽思维紧紧咬着张辽的思绪,他现在代表的是刘备,已经顾不得私人交情。
哪怕是曹操,此刻在他口中也是国贼,必须讨伐、打倒。
张辽则心平气和,给黑熊谋求更好的发展,也给曹操留一条退路,也算对得起曹操这次的放行。
杨阜此刻平静观望,他是关陇士人的代表,此刻没有他表态的余地。
凉州是十万颗匈奴首级换来的,他们只能以臣服的姿势主动来找黑熊,而不是黑熊寻求他们进行合作。
这十万颗匈奴首级就是黑熊发给凉州的保证,诸胡谁敢侵害凉州,十万颗匈奴首级就是榜样。
所以凉州士人,没有资格影响黑熊的决断。
杨阜可以开口说话,但他承受不起说错话、表错态的后果,凉州人也不行。
黑熊思索再三,就说:“我自幼生长于梁国,实在不忍心连累梁沛诸刘。”
做出表态后,黑熊去看关羽:“我记得博望坡一役时,我前后两次与玄德公说过,那就是他打他的,我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