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想了想就说:“钱粮是大事,诸位若是想暂居长安,不妨向镇北幕府借贷。明年丹水漕运开启,诸位家中可运粮帛北上,抵充借资。”
习祯听了点着头,五万金采购计划已经陆续开展。
现在算是汉江枯水期,但物资也能向南乡转运。
如果协商好,家里人向南乡转运谷帛,他们这些留在长安抄书、研究文化的士人自能获得钱粮补给。看这些人的神情,庞统就知道一个个的不想回荆州。
都是年轻人,研究蔡公遗书是一回事,等候机会加入下一场战争,或许就能腾云直上。
关中兵,以及黑熊解救回来的辅兵、新编部队,许多百人将缺乏文字读写能力。
这种人后续如果学习缓慢,势必要清退。
所以掌握文化的这批荆州士人,只要投军,起步就是队官文书,稍高一些就是百人队里的文书。
前汉时期士人、轻侠投军,跟着卫霍一场仗打完,只要活着回来,飞黄腾达的比比皆是。
还有甘宁、赵云,此前籍籍无名之人。
起码在士人的圈子里,谁知道这两个?
现在呢?
甘宁这次参战虽然没什么像样的斩获,但甘宁的抵达,轻易瓦解了河东兵的战意,让黑熊可以从容处理太原、河东二郡。
赵云就更简单了,这人是不是万人敌不好说。
却是货真价实的一人能抵五千骑。
今后赵云出征,哪怕故作疑兵,哪怕知道赵云是疑兵,你怎么也要分重兵防守。
赵云,也将拥有战略威慑力。
当然了,赵云身价名声暴涨,自然不缺想要挑战赵云,借此扬名立世的。
这些荆州士人出于对甘宁、赵云的轻鄙,普遍有强烈的事业心。
庞统给出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意见,反正五万金采购分配下去,这些士人的家族都会受益。
留在关中,干净的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庞统不劝阻,也不鼓励。
现在他与文聘只想快快返回荆州,迎接新的挑战。
心怀重事,周围士人说笑之际,庞统也只是跟着笑了笑。
一名荆州兵也坐在篝火边,将搜集来的洁净白雪装到铁盔里烧煮。
他来回取了五次雪,才将悬挂的三顶铁盔装满。
至于汾水以及汾水的冰块,才从前线撤下来的士兵知道汾水上游是个什么情况。
就算没见过,也听说过一些。
以讹传讹,一些流言里,据说万余匈奴人被驱赶到汾水里冻毙,现在就冻在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