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不能逃,又很难抵挡黑熊的进攻。
而且这件事情,不能单纯的归类于家族私仇,这更像是地区之间的公仇。
杀掉王允一家,关中人以及凉州人,都会对黑熊充满好感。
关中人和凉州人可不会书写史书,当代人死了就死了,仇恨遗传不了几代人。
过个几代人,谁还在意王允引发的这场灾难?
死人是不可能爬起来复仇、造反的,十几代人以后,还不是史书怎么说,大家就怎么说?
而眼前,血仇还未消退。
王家的压力大,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给王家子弟十個胆子,这后面的二三十年里,没人敢去关陇任职。
看着令狐超模样,牵招始终皱眉:“你先去赴宴,过几日我与黑镇北见面时再讨论此事。我若不能成功,会请托大将军出面。不过你那妻兄,的确是个隐患。”
王凌早年举孝廉,在东郡当县长。
曹操领兖州刺史时,王凌因罪被罚扫大街。
曹操路过认了出来,就免除劳役,委派王凌担任了骁骑将军主簿。
后来官渡时期表任其为冀州中山郡守,现在王凌并不在中原,而是混迹幽州,跟着鲜于辅一起对抗袁熙。
对一个有操守的士人来说,在家谋私,在外谋公。
王凌已经出仕许都朝廷阵营,牵招也不好劝王凌变节。
人如果死了,清白名声还在,那子孙出仕时依旧会受到优待。
名声若坏了,会让人怀疑整个家族的门风、操守。
这样就是子嗣繁盛,也很难当官。
所以规劝王凌变节倒戈这种话,牵招是不会说的。
只是说着想了想,牵招就提议:“你那妻兄在外,我也很难说服大将军。不若告病归家,这样大将军也好出面。否则,此事难有转机。”
难有转机。
令狐超神情立刻严肃起来,这是要赌,赌王凌辞官回乡后,黑熊给不给袁尚面子。
给面子,王家都活下来,此事就此揭过;不给面子,正好一窝全灭。
令狐超不会怀疑牵招的判断,牵招比他更了解那位黑镇北。
其实昨天牵招听明白这场战争可笑的起源之后,又见黑熊特意嘱咐让三千仆从骑兵入驻祁县。
牵招就明白,当年的旧账该到清算的时候了。
就看黑熊什么时候能抽身过来。
王家能反抗么?
就如当年蔡邕一样,一声叹息,就被王允这个好朋友给灭口了。
想到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力,牵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