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国内,舆论都开始转向看衰天机芯片了。
但对于这些舆论,李东陵并没有太过在意,看着眼前的倪广南、黄灵仪,“倪院士、黄教授,东芯半导体需要你们,继续研发新一代芯片!
现在英特尔、ibm、摩托罗拉、英飞凌、东芝、日立等芯片厂商,全都被困于193纳米光刻机无法突破,现在的365纳米光刻机,最多只能生产250纳米的芯片,180纳米将是极限!
接下来,留给东芯半导体的时间,在五年时间左右,就看你们能为东芯半导体研发出的芯片,距离英特尔的180纳米芯片,还能有多远了,这五年是属于东芯,也是属于你们的表演时刻!”
现在芯片行业的天堑,是193纳米光刻机无法突破,使用的是365纳米光刻机,这玩意,理论上,能制造出来的芯片,极限是180纳米。
看起来英特尔、日立等厂商,还在不断推进新的芯片,但距离天板,已经是越来越近,这不是它们愿不愿意研发芯片的问题了,而是生产芯片的365纳米光刻机到极限了。
当然,如果用一些其它手段,不计成本的话,用365纳米光刻机,也能生产180纳米,甚至是130纳米的芯片,但成本太高、良品率太低,就算是英特尔也玩不起。
也就是这五年时间,英特尔相当于遇到了关卡,短时间内无法突破,而这是留给东芯半导体为数不多,可以追赶的时间,到底能追上多少,那就要看运气了!
听到李东陵的话,倪广南、黄灵仪明显有些吃惊,天机刚刚流片成功,销量如何都不知道,李东陵竟然又要启动第二代450纳米天机芯片的研发。
就算是倪广南,他们都感觉有些风险,万一,第一代天机芯片开售后,性能、口碑、销量不理想,那启动第二代天机芯片的研发,到时候就处于尴尬境地了。
“现在天机芯片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李东陵向着吴新屹问道。
“目前东芯,委托代工厂生产一颗天机芯片,成本在370美元,只要对外售价,能超过370美元,天机芯片就是盈利的!”
吴新屹说道,“现在天机芯片,主要由台积电那边代工,国内的芯片生产商,首钢nec跟华晶,也在试产天机,如果国内能顺利生产,天机的芯片订单,能够提升起来,成本还还将近一步下降!”
天机刚开始生产,工艺不成熟,再加上订单跟产能还没有提升起来,生产成本很高,只有大规模量产后,成本才会不断降低。????如果出货量够大,说不得还会出现大力出奇迹的场景,出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