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其父孙坚也并非什么好货色。
要是死在黄老将军的手上,他必然拍手叫好。
“所以子仲先生,孙坚被黄老将军射杀了吗?!”
孙乾期待的望着糜竺。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糜竺摇摇头,叹道:“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啊。”
“.”
犹如一盆冷水浇在脑袋上,孙乾心中止不住的叹息,可惜,可惜啊。
既然如此,那么就更不能听漏甄导的言语。
孙乾打起十二分精神,竖起耳朵聆听着甄德的话语。
“要说弓箭.秦汉时期的弓箭多为长稍弓,这类弓硬而长,自重过大,弓片回弹时会消耗弓的蓄能,效率偏低,但是具有更高的蓄能潜力,所以长稍弓更适合发射近距离低速重箭。想要射得远,我推荐明小稍弓”
说着说着,甄德反手在浏览器上搜索出《武备制》的小稍弓。
“这种小梢弓诞生于宋代,一直沿用至明代,早先是受外族突厥弓的影响而来,此弓短而前指,产生减力比从而减轻了拉弓的困难度。弓梢连接处大多有弦垫,又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同时重量由于比较轻,所以弓会有更高的效率。不过相同拉重、拉距下,其蓄能可能不如硬而长的弓梢,因此小稍弓更适合发射高速轻箭,射程更远并且箭的初速更快。”
推荐小稍弓,甄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根据刘备的描述,以及通过刘备目睹大汉军备,在那个生产力匮乏的年代,别说重骑兵,就连拉出几千骑兵都不算容易。
重骑兵那只能是鼎盛时期大汉才能玩的玩意儿。
反正重骑兵少,射得远,射速快,要求低的小稍弓,当作骑弓不正合适吗?
就像是玩游戏,我移速快,攻击范围远,敌方还防御低,这边跑边打,用放风筝的战术都能耗死吧。
听闻甄德的话语,作为老兵的刘备当即嗅到不一样的味道,马鞍脚蹬足以能让骑卒做到猛将才能做到的事情,射程远频次高的弓箭,完全能在敌方冲锋之时就将其射落马下。
怎么感觉这是一种很新的打法?
关羽停下手头的动作,胡须都不捋了,他喉结滚动,咽了咽唾沫,要知道小梢弓耗材比长稍弓来的少,力道要求也不是那么高,满足制式装备的条件!
如果能够武装三军,定要叫贵霜有来无回!
张飞也笑了,心想:凭借黄老将军的武艺,要有此弓在手,下次遇到孙坚,一口气拉出五六箭,俺倒要看看,身负六箭,江东病猫,俺看你死不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