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不得再举孝廉。想要当官必须考学,需在各州州治通过乡试,才有当官的资格。”
此话一出,顿时掀起了渲染大波。
朝臣皆是心底一颤,贾文和是要将士族逼上死路啊!
伏完暗道一声不好,前有贾诩后有公孙瓒的他只得急忙开口,“殿下,大将军!不要听信太常卿的一面之词啊!单单是太常府的考学说明不了什么,士族之中不乏有才有德之人啊!”
“中散大夫所言极是,殿下,大将军,不要听信太常卿的一面之词啊!”
伏完的话语赢得了相当一些官员的支持。
“这”
刘协面露难色,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向刘备求助,并非是他不想,而是与刘备相处多时的他明白了个道理。这个时候向刘备求助,刘备也不会伸出援手,他知道不是刘备不管不顾,而是刘备在锻炼他。
刘协看向贾诩,“太常卿,群臣皆阻,你又有什么话说啊?”
“回殿下,若是诸君觉得不妥,不如我等挑选一些寒士和一些名门之后,让他们学习同一部典籍,再比较比较谁优谁劣。”
“殿下,臣以为不妥啊!谁知道太常卿会不会从中作梗,依臣看取官之法改不得改不得啊!”
“殿下,祖宗之法改不得啊!”
在贾诩和公孙瓒的刺激下,在此之前一个二个被誉为贤臣名士的官员争相反对贾诩,生怕刘协倒向贾诩。
这让刘协不禁头疼,心里越来越烦躁,这些人一个个都说自己是君子,眼下为何如此不堪?
最终刘协彻底忍不住了,他大吼道:“住口!都给孤住口!让尔等比,尔等不比,一味地抨击究竟是何意?!”
反对贾诩的群臣皆是一愣,他们呆呆地看着皇位旁的刘协。
刘协看上去稚气未退,但拧起眉头,面色冷峻的模样,倒是有几分天子威仪。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位年幼的摄政王是真的怒了,虽然刘协只是储君,但刘协代表的皇权可是实打实的。真的触怒刘协,那可难办了。
作为喉舌的伏完更是猛得惊醒,不对啊,貌似跟来敬达说得不一样,我等为什么要劝殿下?要劝应当要劝皇叔啊!怎么会这样,难道我等之前有人跟贾文和媾和在一起了?不对啊,南阳高门也就罢了,益州大族会跟贾文和媾和吗?
不管伏完怎么思索,也是为时已晚。
刘协冲着他们露出一副惋惜而又痛恨的表情,然后失望地摇了摇头,当目光落在刘备身上时,他的神色才稍稍缓解,“大将军,你怎么看?”
协儿这演技未免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