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刘雨佳便在三名室友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拆开了包装.
“哇,帅的1
“佳佳,快拆开看看嘛1
“很贵吗??”
这就好比那些奢侈品的包包,如果不说这是某某品牌,你可能都不会正眼看它,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個包价值十万,你莫名就会觉得这包好像也挺好看的,看着就那么高端!
这就是所谓的“金钱滤镜”了。
“哇,findn3??”
同样不了解findn3这款手机的两名室友也是满脸震惊。
刘雨佳对手机没什么研究,好奇的问了一句。
短暂的惊愕后,室友们又开始催促。
刘光福脸上堆满了笑容,看上去憨憨的。
就比如那位马老师,如果没有金钱滤镜,大多数女人都不会正眼看他。
她男人叫刘光福,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由于常年在地里劳作,皮肤黝黑,人也比较显老,明明四十多岁看着跟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似的。
根据去年的《人口预测报告》显示,再过二十年,国内的村庄数量会减半,人口将会向区域范围内的特大城市集中,比如像江城这样的强二线城市。
“小杨,歇一会儿再走。”
距离横河县25公里的小村庄。
江淑慧很是热情的把杨浩让进了屋里。
江淑慧家住的是三间年代感很强的平房,院子倒是挺大的,还种了不少菜。
“啊??”
但刘家的条件属实不算好,屋内虽然整洁,家具家电却都很破旧。
在医院的时候江玉琪简单跟杨浩介绍过三姨家的情况,去年之前他们一直都要供两个孩子读书,这对于一个靠着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今年开始大专最后一年的大女儿才开始工作赚钱,夫妻俩的压力才小了一点。
自家日子过的已经挺不容易了,还能无偿的去江城帮忙照顾大姐江淑云,姐妹间的亲情是一回事,可见人品也是没问题的,还保持农村人中少有的那种淳朴。
杨浩秉承着好人好报的原则,决定给这淳朴善良的一家人送点温暖。
他们的女儿在横河县读书,住宿舍当然只是无奈的选择,如果在横河县有房子,江淑慧就可以过去陪读照顾了,农忙的时候再回村干活也不耽误。
于是,杨浩以去江城买票为理由要了江淑慧的身份证,这才驱车返回横河县。
他离开刘家后,江淑慧便开始收拾起行李。
“你这一走就是一个月,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