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下馆子”
南锣鼓巷95号院。
这年月里的四九城楼房还很少,多的是胡同里的平房组成的大杂院。
每到黄昏五六点左右,很多院子的门口便有“回家吃饭”的呼唤声,大多是家庭主妇也就是妈妈的呼唤。
为什么中午没有呢?
因为上学的孩子中午放学回家要赶紧吃饭,完后还要回学校去。
胡同里的孩子们都是就近入学,加上都不富裕,基本是回家吃饭。
下午放学后,有闲工夫了,书包往家一放,就出去“疯”了。
可玩的东西不少,男孩儿一般聚在胡同里踢球(小皮球)、玩弹球、拍三角、摔方宝、拍洋画儿等等。
女孩儿则是玩跳皮筋、跳房子、玩羊拐、翻绳儿、捉迷藏等等。
晚饭做好了,各家的妈妈就会走到院门口喊自个家的孩子回来吃饭。
这小孩子们一玩起来,就容易兴奋,上头,那愿意就这么回家。
每当这会儿,就可有意思了,“狗剩儿,回家吃饭了!”
“三儿,你死那去了?赶紧回来吃饭!”
“建国,建军,再不回来吃饭,看你爸不打折你们的腿……”
“哎,妈妈您轻点扭,耳朵都要掉啦!”
“该,我喊你半天,你装做听不见是吧?”
“有吗?我以为是二狗子他妈在喊他呢!”
“嘿!我让你再装!”
“哎呀呀!我错啦!下回不敢了……”
这年月,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少。
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不少,所以起名也比较随便。
女孩一般取个“玲”、“凤”、“珍”、“芳”啥的,叫起来还中听。
男孩就乱了,叫什么“大(小)军”、“建国”、“爱国”、“刚子”还好,听到“三蹦儿”、“狗子”、“三德子”、“二达子”就有点儿“悲催”了。
有的家庭孩子更多,最多有十二个孩子的,叫起来得有底气,起码得叫四五个数!
老闫家都是文化人,这给孩子起名当然不会差到那儿去。
作为长子长孙的大宝,学名就叫闫闯,听着就非常有气势。
闫闯的一个小学同学小名叫“狗剩儿”,据说名贱好养活!
这年月也没有这么多服装店,更没有淘宝,虽然有服装店,但是这时候的服装店大多是卖正装的。
买正装的人,也是买来在某些重要场合穿的。
例如,“狗剩儿”的老爸就有一条深蓝色的毛料中山装,他买来一般都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