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长杜卫国闻讯赶来,一听队里竟发生了如此恶劣之事,眉头紧锁,心中怒火中烧,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了肩上。
他又立即通知了村长也就是杜海涛他爹等村委干部,又让民兵队长带人去抓杜三儿。
随后,村里的领导们匆匆赶至女知青的窑洞前,对王霞进行了慰问与关怀。
此事非同小可,其引发的恶劣影响已不容忽视。面对女知青们脸上难以掩饰的焦虑与不安,村干部们一致决定,必须即刻将情况上报至公社,以求迅速妥善解决。
不久,负责追捕杜三儿的民兵队长匆匆返回,面色凝重地报告,杜三儿已无踪影,他们此行扑了个空。
雨势愈发猛烈,夜幕深沉如墨,考虑到安全因素,村里紧急商议后决定,暂且按兵不动,待天明时分,再由公社派遣的公安人员到来后,再组织村民合力搜寻杜三儿的下落。
翌日。
晨曦初破,公社的干部们便匆匆而至,随行之中,还夹杂着几位来自县里的公安干警,他们的到来,无疑为这宁静的乡村添上了一抹不同寻常的严肃氛围。
显然,上级部门对这起针对女知青的恶性事件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容丝毫懈怠。
领队的,是县里赫赫有名的老刑侦杨队长,他一到场,便雷厉风行地直奔杜三儿家,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搜查行动,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坚定的步伐和锐利的目光。
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传遍了整个村落。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汇聚在杜三儿家的门前,人群层层叠叠,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的脸上,或带着关切,或藏着好奇,但更多的是对昨晚那场悲剧的震惊与愤慨。
与此同时,小当等一众知青也闻讯赶来,他们虽非此事的直接关联者,但同为知青的身份,让他们对王霞的遭遇感同身受。
杜三儿自幼便失去了双亲,生性懒惰,他居住的那两间残破的窑洞,四处透风,仿佛连风都能轻易穿透他的生活。
家中境况凄凉,四壁空空,几乎找不到任何值钱的物件,唯有炕头边摆放着一只破旧的木箱,里面杂乱地塞满了他的衣物,成了这寒酸家中唯一的“财产”。
“杨队,快看这儿!”两名公安干警合力将那只不起眼的木箱抬出,轻轻开启箱盖,瞬间,他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异口同声地喊道。
箱内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让这原本平静的场景瞬间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杨队长与围观的村民们瞬间瞠目结舌,杜三儿那看似不起眼的破箱子里,竟藏着琳琅满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