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机械作业也有死角,局部的还需要人力手抬肩扛。一边是机声隆隆,一边是扁担、罗筐,小板车、独轮车。
战士们军装一脱,在工地上分不清谁是社员谁是当兵的。
特务连的作业面任务还是蛮艰巨的,天寒地冻,空中飘着雪,易援朝他们穿着衬衣、背心,大家干的是热火朝天。
易援朝推着装了一二百斤泥土石块的独轮车从半山腰顺坡而下,一点也不觉得冷。
劳动时,炊事班把饭送到山上,易援朝就着大白菜虾皮汤,有时是大葱、豆腐乳一顿能吃五六个馒头。
这样的劳动场面,不仅是基层官兵在热火朝天的劳动,就是军区参谋长刘之野这样的大领导们,也带领着机关干部一起前来参加劳动。
而且,战士们吃什么,干部们也吃什么,绝对不搞特殊化。
刘参谋长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只有老百姓们的农业生产……”
“我们当兵的流血牺牲都不怕,还怕流汗,辛苦吗?”
这一年多,刘之野的工作重心逐渐地向军区参谋部转移,警卫二师也许不久他就可以彻底放手了。
作为卫戌区十万大军的参谋长,他身上的担子也着实不轻。
刘之野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卫戌区付司令进行军事指挥和管理工作。
参谋部负责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建议,同时向下级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以及训练任务。
在部队中,参谋长的地位非常重要,他们的建议和决策对于整个部队的发展和作战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卫戌区全军的冬季拉练,就是刘之野来负责的,因此他只能频道到各部队视察蹲点。
而这进行野外拉练,就会出现太多意外情况。
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出了故障,免不了要对设备线路板进行测量检查,必要时需用电烙铁拆换零部件,才能修复设备。
这年月农村普遍没有通电,野战条件下无线电台用专用电池和手摇发电机供电。
农家很少有生煤碳炉子烤火的,一是煤炭计划供应,二是要不少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电烙铁没电不能用,火烙铁又无处加温。
一个偶然的机会,易援朝发现连队卫生员用酒精灯给针灸的银针高温消毒。
他想,酒精加球放在一个铁瓶盖里点燃后给火烙铁加温。
一试效果出奇的好,一是烙铁铜头没有氧化层,干净如洗,非常容易吃锡,二是有足够的热量,焊出的焊点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