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争摆兔儿山。”
这里说的佳节,是指中秋节,秋分节气是紧紧挨着中秋节的。
今年更是如此,秋分过后一天,便是中秋节。其实,夏国古代最早的中秋节,其实定在农历的“秋分”节气。
由于“秋分”这个节气在八月中的日期每年不同,导致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升起,不能赏月仅止于遗憾,祭月而无月则是极扫兴的事情,所以到唐朝初年,改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后一直延续下来。
在过去,这时节不仅是月饼上市的时候,更是少不了兔儿爷列阵的。
不过因为特殊原因,这几年也不再兴这个,好几年市面上没见过卖这玩意儿了。
要说这过中秋,当然是水果最好卖。
因为,水果买回家,除了解馋外,还有祭月之用。
但能上供台的水果也有讲究,比如梨因与“离”音同而不能上供台,西瓜要雕成莲瓣,藕最好是九节的。
等到祭月之后食用时,有一样是万万不能少的,那就是苹果,《旧京风俗志》上说:“中秋节为团圆节,此日家人父子,共相庆祝,照例必食苹果,谓之团圆果,故苹果之价,此时最贵。”
在北方秋季京秋水果盛宴中,苹果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儿。自古以来,京西地区就有苹果福地的美誉。
巍峨壮美的燕山和太行山交汇会于刘家庄西北部,形成绵延百里的狭长山前暖带,温榆河发源其阴,白河横贯其阳,润泽着山脚下这片适宜苹果生长的“风水宝地”。
这些年,京西刘家庄盛产的苹果多为“国光”小苹果,尚未引进后来的“红富士”品种。这“国光”小苹果,滋味独特,甜中微酸,令人回味无穷。
刘家庄凭借科学的栽培技术,每亩地能收获3000至5000斤小苹果,产量惊人。
目前,全地区已种植超过三十多万亩的苹果,年产量高达上百万吨,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之乡”。
苹果这种水果可是好东西,不仅产量大,它还可以用来做成苹果酒、苹果醋、苹果片、苹果酱。
刘家庄的酒厂自己食品厂,就生产了大量以苹果为原材料的各类食品。
将苹果切成薄片,低温慢烤,制成脆片,既可作为零食,也是下午茶的好伴侣。
还可以将苹果压榨成果汁,经过发酵,制成苹果酒,既有苹果的香气,又有酒精的微醺。
苹果发酵后制成醋,不仅可以用于烹饪,还能作为健康饮品,帮助消化,提升免疫力。
将苹果切丁,加入和柠檬汁,煮至软烂,制成苹果酱,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