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讲到山中有一块大石头,其形状和寺庙里烧香的香炉很像,因此这座山便因香炉形状的石头而得名。
一进入冬日的香山,就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树木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腰,白茫茫的雪地上点缀着几抹松树的深绿,宛如一幅生动的冬日画卷。
沿着山路继续前行,你会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筑和寺庙。这些建筑在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古朴典雅。
刘之野一行人冒着风雪风尘仆仆的来到香山深处的这处偏远的小山村,就被看管现场的警卫干部们引领到一户老农家里。
等他们来到了这里之后,刘之野才了解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临近过年,香山这处偏僻村落里,年近古稀的一位老妇人与往年一样,开始年前的大扫除。
老房子的墙皮有些脱落了,她本想再打扫一下,结果脱落的地方越脱落越多,脱落的墙面后面似乎还有一层墙面。
她本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妇人,但是,她也大概能感觉到墙壁背后的墙壁上有很多毛笔字。
这年月,她也不便跟任何人说,只能等他家老伴回来。
晚上,老伴回来。老妇人赶紧把他拉到脱落墙皮的墙壁边上,给他指着墙壁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字?我也不认识。”
这位老人是当地的老教师了,而且祖上是清朝正白旗,已经在这座老宅子中住了百年了。
舒成勋跟着老伴看了一眼破损的墙壁,内心一阵波澜,墙壁后面的字是毛笔字,而且字迹清秀,似乎还有很多。
他在老伴的帮助下,一点点地撕开墙壁的外层。他发现,其实现在的墙壁应该是有人故意附在原有墙壁之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墙壁上的文字。
舒成勋知道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声张,他本身也喜欢历史文化,所以他想自己先研究研究再说。
墙壁上的题字很多,但是笔迹却非常秀气,一定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所写。
整体的外形上,有菱形组合、有扇面组合、有竖排、有横排……写的人很似乎是随意而为之。
隔了一天,舒成勋抽时间又去细看墙上的字。发现墙上有几首小诗,其中一首诗引起了他的注意——“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舒成勋家里祖辈是武官,能写这样的诗词的人实属不多。
但是,清朝入关之后,曾经有个规定,为了让满族人不因为进入中原而忽视了骑射技艺,曾下令禁止满人习写汉字,诗词歌赋更是命令禁止。
他想这写笔墨的主人应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