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坚决。
说得李胜利排的所有人恨不得挖个坑钻下去,但指导员最后一句“这种求战心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总算让李胜利松了口气。
就在“方队”即将合练的前一个晚上,连部突然接到团部命令,让李胜利连立即抽调身高在一米七以上,正步走得好的50名战士,到京城人民广场参加集训。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李胜利与战友们背着背包登上了早在路口等候的军用车队,朝着京城市人民广场进发了。
此时,抑郁很深的心情如开闸的潮水,一下子得到了释放,战友们相互拥抱在一起,李胜利还发现有人流下了热泪。
李胜利心里都明白,担负的任务是光荣的,更明白要完成的任务是艰巨的。
出发前曾看过影像资料片,京城人民广场那威风凛凛,英姿飒爽,走出了军威,走出了国威的军人风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胜利他们连驻扎在“王府井”附近的一招待所,离人民广场很近。
他们每天的训练十分辛苦,一天10多个小时,有人说“眼睛一睁,练到熄灯”。
开始大家还有点新鲜,一二一,正步走,天天这样机械、单调地重复,几天下来,个个腰酸背痛,两腿红肿,站立不稳,直打哆嗦,到后来连睡觉骨头也像散了架似的。
满怀的信心大打折扣,实在太苦了!
“训练场就是战场”,“给京城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的大幅标语高高悬挂在广场上空,“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参军当兵为了谁!”的口号此起彼伏。
关键时刻,警卫二师阅兵部队指挥刘之野师长号召各连利用训练空隙,组织开展学习xxx的哲学思想。
“摆正30天与3分钟”的辩证关系,即训练一个月(9月初到9月底)与从人民广场东侧入场经过天安门3分钟时间的关系。
战士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有的战士双腿肿得像馒头没掉一滴泪,有的战士晕倒在训练场上没叫过一声苦,一位北河籍战士咬破手指,写了血书……
李胜利脑子活,他跟指导员商量可以下,叫了几个有文化的战士,把这些好人好事编成了文艺节目,在训练间隙给大家演出。
经过近一月的艰苦训练,连队的正步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每次全团合练时都会得到师首长刘之野的表扬。
接受考验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国庆节那天,警卫二师的受阅官兵们凌晨两点半起了床,拿出了最新的军装、军帽,佩上鲜红的领章、帽徽,穿戴一新早早来到了集结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