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这个时候,刘之野都要带着弟弟妹妹出来尽情地当放一会儿烟,也许是为了满足上辈子的遗憾吧。
他见一帮小孩子围了过来,就让弟弟妹妹给他们分些烟爆竹一起放。可把这些小家伙高兴坏了,
刘家买的炮是多种多样,小鞭,小人,二踢脚,窜天猴,呲,盒子……小鞭一挂,一百头、两百头或五百头乃至更多不等,长长的挂在竹竿上,用香点着,噼噼啪啪,炒豆儿似的,响成一片,落红一地,是过年时最富有年味儿的一幅年画。
“小人”,是一种很小的,点燃之后,火四射,不过,很快消失。
“二踢脚”,是点燃之后,在地上响一声,蹦到半空中再响一声。二踢脚有大有小,大的有小孩胳膊粗,称之为“麻雷子”,得是胆子大的人才敢放。
当着一列众人,胆大者故意把“麻雷子”拿在手中,用香火点着捻子,“麻雷子”从手掌心一下子动如脱兔般窜到天上,“砰——乓”连响两声炸雷,惊得众人拍手叫好。
“窜天猴”,是一种礼,长长的,燃放之后,火箭炮一样飞出,色彩缤纷礼,在夜空中盛开一朵或几朵,此起彼伏,犹如四散倒垂的菊。
“盒子”是一种把烟、鞭炮在一起放的种类,两者结合,彼此呼应,相互的功能整合一起,算是炮的升级版。
它像是多层宝塔,每放一层的时候,呈现出的礼色彩纷呈各异,还会从中飞迸出一幅大喜字,类如福禄寿喜之类的拜年话。
刘之野最得,就是买了几个9层高的“大盒子”,那盒子里绘有彩画,内含机关,一层层并非一般的盒子只是单摆浮搁的热闹,彼此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它的一层层却是如链条一样,前后紧紧连接起来,就是一整出连台本的大戏,点燃之后,每一层纷纷升腾,一层落下的是戏里的一个场面,这个场面和下一个场面犬牙交错一起,如层层剥笋,如环环相扣,如叠叠生波,最后是一团团灯火灿烂。
那场面,别说被吸引过来的大人小孩子们都看呆了,搁到后世那会儿的人看到了,就是想想,也是分外绚烂夺目,令人向往的。
果然,这放放鞭炮还是人多热闹,刘之野兄弟几个跟小孩子们似的,也参入其中……
………………
有人会问:“你们京城人吃完这个年夜饭该干嘛去呀?”
老京城人答:“不能闲着,赶快准备去和面啊,揉馅啊,都弄好了,在十二点以前必须把饺子包好。”
这饺子不是说,有多少馅儿有多少面都包了,不行!不能全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