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户口”,这就意味着,很多路对他们来说都是堵着的。
想进城里的工厂当个工人?
别想了,那是非农户口的人的机会。想往上爬,做个干部?更是遥不可及。这时候给农民留的唯一条出路,可能就是当兵提干。而且,如果运气好,能提干成为军官,那就真正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能给家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普通人就只能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打转。
所以啊,面对这天大的机会,秦淮河能不眼红?这事搁谁身上谁眼红,兄弟因此翻脸成仇,朋友恩断义绝也不是没有可能。
…………
“是啊,闫老师,我家淮茹还有亲哥哥在,这怎么能由她堂妹来接班呢?”
“问您一下,这是谁的主意?”
秦满囤的脸色也是阴沉不已,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是多么好的一机会,若是交予侄女,怎及得上给予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得更为妥当?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的肉,烂在自家的碗里,那才是最为香甜的。
他心有千般不愿,知道现实的残酷与无奈,亲情在利益面前,显得尤为脆弱。
闫埠贵对于眼下的局势,内心早已有了充分的预判,他深知秦家那边绝不会风平浪静,定会有诸多波折。
面对秦满江那咄咄逼人的质问,他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显得淡定异常,先是悠然自得地端起手边的白开水,轻轻抿了一口,随后才缓缓开口道:“这其实,就是贾家嫂子的意思。”
“至于,谈及她为何选定秦京茹作为接班人,而非秦淮茹的亲兄长秦淮茹河,这背后实则蕴含了深层的考量。
这谁要接班,也不是简单的事,它要求接班人不仅要具备相应的能力,还需真心实意地承担起贾家上下老小的生活重担。
为什么是秦京茹,因为她正值青春年华,还未满十八岁,也不急于结婚成家立业。
选择她,意味着在悉心照料贾家的同时,也不会耽误了未来的人生,几年的光阴对她而言,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中一段短暂的经历罢了,绝不会成为束缚她的枷锁。
反观秦淮茹河,情况则大相径庭。他身为男子,且已成家立业,肩上自有家庭的重担需承担。
试想啊,若由他来接手这份职责,不仅可能因琐缠身而难以兼顾自家与贾家,更可能因性别与身份的差异,在细致入微的家庭照料上显得力不从心。
再者,这频繁穿梭于两个家庭之间,对于他这样一位有家室的人来说,无疑会增添诸多不便与困扰。
因此,综合考虑之下,我们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