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经过王杰介绍道:炮兵团编制4个炮兵营,即122榴弹炮营3个连队(12门炮)、八五加农炮营3个连队(18门炮)、59式130加农炮营3个连队(12门炮)、59式130火箭炮营3个连队(18门炮)。
特别是三营装备的59式130毫米加农炮,是原兵器工业部第127厂,在20世纪50年代末,按原“老毛子”m-46加农炮仿制而成。
火炮口径为130毫米,行军状态全重8450kg,炮身管全长6850毫米,初速930/秒,弹丸33.4kg,弹药筒药包分装。
随炮配置的是60式中型履带牵引车,车自重13吨,战斗全重17吨,车长6.1米,最大时速48公里/小时,系柴油发动机并燃航空柴油。
履带牵引车车载武器配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在驾驶舱顶部,主副驾驶均可打开天窗对外射击,最大射程7000米。
后世,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59式130毫米加农炮和60式中型履带牵引车都已退出现役。
但这年月,它们却是我军防卫作战的重要利器,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所以炮兵三营火力强大,机动能力强,是炮团的主力营。
另外,炮团还有一个机械化运输营,装备解放ca10运输车60辆,以及4门53式37mm高射炮,4门59式57mm高射炮。
全团有2500名指战员,这是一个加强炮兵团编制。
刘之野在心头迅速盘算,警卫二师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仅凭装甲团和炮兵团的火力,就足以与一支甲种师相抗衡。
这还没算上,其他的三个加强机械化步兵团,生化防空团等部队,战斗力绝对能跟一个步兵军相抗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