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考量,对于如此庞大的投资金额持保留态度。
出发点是好的,他们的观点是希望刘家庄能够稳健发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这些村委干部,虽然对刘之野抱有一定的敬意和信任,但他们的尊敬以及信任程度远不及刘家庄的原班领导干部们,他们对刘之野是无比地盲目崇信。
只要刘之野所做的决定,原先的村委干部不管理不理解,都会尽力支持,事后也会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
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村委会还是通过了还项提议,决定在工业上再博一把。
“之野,建设五金厂好办,土地资金,都好解决,但是这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工人怎么办?”刘元海忧心忡忡地道。
随后,他提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生产出来的五金产品销路又将如何解决?”作为村委的一把手,他一直是刘之野的支持者。
如果投资失败,他的威信将受到沉重打击。最坏的结果是,刘氏可能会失去对村委会的控制权。
刘之野也知道,刘家庄的政治环境,合村并镇的好处是,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刘家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为村庄的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动更多的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相应地,刘氏对村委的掌控力正在逐渐减弱。
时至今日,他们刘氏只占据了村委会成员的一半席位。这是一個明显的转折点,预示着村委权力格局的变革,将不再是刘氏的一言堂了。
因此,“五金厂”项目对于刘氏来说至关重要,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刘氏在村委会的地位。
一旦该项目成功,刘氏将继续稳坐村委会的宝座,而刘之野的远大抱负也将因此有了实现的可能。
反之,若这个项目遭遇严重挫败,刘氏在村委会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刘之野多年来精心构建的未来蓝图,有可能中途夭折。
刘之野深吸了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声音坚定地说:“您老就放心吧,我做了市场调研。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钱买金属制品了,加上国家的建设日新月异,五金类产品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火热状态。”
“咱们村的五金店,您也知道,动不动就缺货,每当赶集的时候,这家店的人流总是最多的。”
三大爷闻言点点头道:“那道是,前两天我去买盒钉子,嘿!竟然没货了,据说还要等几天……”
听了刘之野的这番话,刘元海的信心顿时倍增。社会上对“五金类”产品的迫切需求是不容置疑的,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