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逆流而行。
幸亏刘之野是在永定河畔长大,打小就在河里扑腾。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在水里走路,能在水里睡觉。”
于是由他打头探路,队员们随后跟随。等游了一会儿的时候,刘之野就发现了一根电线杆子,这下他心下更踏实了。
“有电线杆子,就有电线。顺着电线走就不会迷失方向,而且还能借点力。”刘之野心想到。
就这样,一行人顺着线路与大水奋战了将近两个小时后,才终于趟水来到了要救援的国营农场。
远远的,刘之野就看见有些人骑在房顶上再向他们挥手示意。
那正是被困的农场工人们,他们已经被这场洪水围困了十多個小时了。
刘之野等人一到,就赶紧找农场负责人进行询问:“有人员伤亡没有?”场长回答道:“没有,截止到还目前还没发现。唉!不过也损失了十几头大肥猪。”他心疼的不得了。
闻言,刘之野这才松了口大气。只要人员没事,损失十几头猪算什么,这已经都是万幸啦!
…………
当天下午,救援的船只也纷纷赶来了。刘之野放眼一看,什么样的船都有。
有舟船部队开来的绿色铁皮船,有老乡们刚刚扎好的木筏子,还有渔民打鱼用的小船,“嘿!”居然还有北海公园里的十多条小游船。
这支“杂牌水军”纷纷靠岸,“噔噔噔”地跑来向刘之野报到,领取任务。
然后,在刘之野的指会下,大家伙有条不紊地把农场职工,以及附近的一部分村民运送到了附近地理位置高点的大堤上。
随着救援行动的尾声渐渐逼近,刘之野终于支撑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粗气。
他感到身体疲惫不堪,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这一刻,他真的累极了。
夜幕低垂,刘之野所部的无线电响起,打破了周围的喧哗。是来自于总指挥中心的紧急命令,简短而紧迫:“通惠河以东的东南郊工业区发生险情,立即带队支援!”他瞬间从地上弹起,眼神坚定而果敢。
等刘之野所部艰难到达通惠河附近后,才发现此时已经危机重重。
通惠河的水位一点点地涨,高碑店闸也跟着一点点地提高,下游的压力一点点地增大。可是,他们现在完全顾不上下游了。
刘之野知道,高碑店闸的水位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31米。如果超过31米,河水就会淹了东郊热电厂。
全京城的供电如今可全靠它,要是这座电厂出了事,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不过,幸运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