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易在《宫女谈往录》中记载了慈禧身边的宫女对果脯的描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等”。
在未来的2015年,“京城果脯传统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京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
京城果脯不仅仅是京味经典食品的代表,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京城的金名片之一。
所以,刘之野知道这个产业,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虽然没有其他行业的市场广阔,但是未来也有着几千亿的市场。
未来的2023年华夏果干蜜饯产品市场规模达1462亿元,预计到2028年有望增至3353亿元之多。
如果现在立即投入力量,水果产业的深加工,刘家庄将掌握住宝贵的先发优势。未来,这一领域有望成为刘家庄的支柱型产业。
刘家庄所产的果脯,被誉为“北果脯”的佼佼者,其主要原料均来自于本地丰富的水果资源。
在刘家庄,这个深藏于群山环抱、水源丰沛之地的村落,不发展水果产业,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里有着方圆几十里的山区,犹如一座天然的宝库,等待着被发掘。
还有丰富的水淡资源,为水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每当春夏之交,山间的果树便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
“京城果园!”
起初,这是一些到访刘家庄的访客对其赞不绝口,后来这种好评逐渐在京城传开,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自春回大地后,京城的街头巷尾便热闹起来,刘家庄的水果便开始纷纷亮相市场。
草莓娇艳欲滴,樱桃晶莹剔透,桑葚酸甜可口,西瓜清爽解暑,苹果脆甜多汁,京白梨甘甜可口,金丝枣饱满香甜,石榴籽粒晶莹,葡萄串串诱人,杏子香甜软糯,李子酸甜适口……这些美味从春至冬,持续为京城人们带来舌尖上的享受。
在刘家庄,除了丰富的水果资源,还有一样闻名遐迩的特产——“京西稻”。
然而,这种珍贵的水稻受限于严格的种植条件,产量极为有限,使得它并非寻常百姓所能轻易品尝的。
京西稻属于优质粳米,米粒椭圆丰腴、晶莹透明,米饭富有油性、黏而不糯、软硬适中、清香有弹性,米粥颜色青绿、香气独特、口感黏滑有米油。
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刘家庄的“京西稻”已晋升为顶级水稻品种,其地位堪比“国礼”,成为招待和赠予外国贵宾的尊贵之选。
如今,刘家庄的稻田现已有五千亩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