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道。接着又说道:“现在全国都已展开轰轰烈烈地扫盲运动,咱们村也不能落后。”
“别的地方的夜校主要是让大家认字识字,能让他们简单看懂书、看报即可。
但我的想法是,我们的夜校应该更加正规一些。大家应该像在学校一样,一级一级地学习正规的文化教育。
以后这个学校既可以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又可以学习专业的技术知识,比如学习中医、建筑工程、农牧业、水利、机械等。
培养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管理或者技术人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关键。有了众多有文化的人才加入,我们的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
听他这么一说,三大爷等人总算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原来他如此重视村里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来考虑的。
三大爷等人也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就眼前刘之野的例子来看,如果没有知识文化,他怎么能知道这么多的道理,又怎么能够引领大家取得这么好的成就呢?
姐夫刘福生接着问道:“要办夜校,老师可是关键。老师从哪儿来呢?”他皱着眉头,思考着这个问题。
刘之野笑着回应道:“村里小学不是正好有现成的老师吗?”
刘福生皱着眉头说:“他们可是区里分配下来的老师,我们可管不了人家。
再说,他们白天给孩子们上课都已经累得够呛,再让他们晚上给大人们来上课,他们还能愿意吗?”
刘之野沉吟片刻,说道:“老师也是人,他们也有需求。
我们可以适当给予一些额外的补偿,如果个别实在不愿意,我们也不必勉强。
现在生活不易,相信在多一份收入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愿意的。至于具体做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大家伙闻言,他们觉得刘之野岁说的对,一齐点头不已。
雷老六已经融入了刘家庄,他出言献策道:“其实还有个法子,不知当讲不讲。”
刘之野笑着鼓励道:“您但讲无妨!”在刘之野的鼓励下,雷老六信心大增,他接着说:“其实,也可以规化他们嘛!让他们入籍咱们刘家庄就是了。届时,为了自己的村子出一把力,还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刘之野笑着说:“咝!还别说,这法子可行啊!老雷说得没错,您看啊,好多老师在一个小学里一呆就是好多年,有的甚至就是一辈子。
他们的家属也不得不跟着过来一起生活,因为都是外地人,在村子里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住宿舍里。
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