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505章 生意兴隆!!!

第505章 生意兴隆!!!

第505章生意兴隆!!!

六月的一天,交道口“何氏家常菜”饭馆门前。

今天下小雨,大家的伞撑成一小片天空。

伞下面,有人推着自行车,有人手里捏着网兜,有金发碧眼的记者,还有倭国留学生……大家挤在饭馆玻璃门前等待着。

11点多,门刚一开,人群就往乌泱泱的往饭店里挤。

“唉唉唉!别挤,别挤,都有坐……”

“何老板,给我们来份蒜泥白肉……”

“……哎呦喂!谁踩掉我的鞋啦!”

“何老板,您做的九转大肠忒地道,我就好这口……”

傻柱压根儿没料到,他新开张的饭馆竟然能一炮而红!

细细想来,这也并不奇怪。一来,傻柱的手艺着实精湛,一般人比不了;

二来,这可是燕京城里头一家私营饭馆,人们自然满心好奇,纷纷涌上门来一探究竟。

谁承想,这馆子里的饭菜,味道竟比国营饭店的还要更胜一筹,而且价格还十分公道。

再加上这里的服务员秦淮茹,态度热情周到,让顾客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自个儿家里头一样自在。

这年头普通老百姓想在燕京“搓”一顿,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为数不多的几家餐厅大多是国营饭店,菜的样式单一,服务员板着脸,对顾客爱答不理。

还有就是价格,一桌子菜通常是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

七八十年代,一个普通员工的月收入是20元,稍微好点的能有30多。

一般人家是不会随便下馆子吃饭的,即使稍微富裕的家庭,下馆子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相比之下,“何氏家常菜”还能有不火的道理?

在开业之初,其实普通老百姓来下馆子的频率不高。

往往一顿饭能掉工薪家庭一周的伙食费。

头几天来店里的多是高干子弟和使馆区外国人,还有采访的记者。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来二三十个记者。

傻柱就把记者请到后厨,他在灶上炒菜边说。

怕呛着这帮老外,他还把窗户打开,散散油烟。

记者问,傻柱就一边炒菜一边回答。

有一次,m国大使馆曾提出要在“何氏家常菜”包桌,每人10块钱的标准,这可是高消费。

这年头砂锅白菜豆腐只卖一毛九,炒肉丝五毛六,油焖大虾两块四。

外国人吃饭安安静静,不怎么说话。

傻柱心里摸不准,想着是不是饭菜不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