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我想运平他参加志愿军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他真是一个好孩子,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感到光荣,因为他是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听完罗显信的话后,彭菊英终于理解了丈夫对她说这番话的良苦用心,思想上也悄然之间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她放开了丈夫搭在她肩膀上的双臂说道
“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于是,罗显信便将他自己心里头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我现在想请常家湾的常直清先生,在红布上写上‘铁血军魂’这四个字,然后把它寄给运平,让他安心打仗,好好做一名优秀的志愿军战士”
当天下午,罗显信和彭菊英夫妻俩便去了常家湾,找到了常直清先生。常直清是常家湾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今年51岁,带着一副老花眼镜,下巴上留着长长的八字须,确实具有一名教书先生的风范,方圆百里颇有名气。由于他教书教的好又写的一手非常好看的毛笔字,在整个黄陂县乡镇地区,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
此时的他正穿着一件旧社会的黑色长衫,头上戴着一顶瓜皮帽,专心致志地在家中写一幅对联。这个时候,一个同样身着小号长衫,头戴小号瓜皮帽差不多和陈金梅一般大的十六岁少年,突然间从他房间外闯了进来说道
“爸爸,爸爸,有人来找你求字了”
那位少年名叫常荣锦,是常直清的独子;听到儿子常荣锦的通报后,常直清停下他手中的活儿说道
“知道了,荣锦,去招呼一下客人”
“是”
常直清的家是解放前祖上留下的一座大宅子,他们家族乃是地主出身,由于他常直清本人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地主阶级,又是一位深受乡里人拥戴,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经秘密向活跃在这一带的新四军提供粮食和财物,又没有做过一件剥削农民的事,因此便被共产党特别优待,只让他遣散家里的所有丫鬟和家丁,允许他留下一部分私人财产,所以就保住了这座老宅子;虽然他家庭富裕,但他却只娶了一个妻子,那就是张氏。
等到罗显信夫妇俩在常荣锦的陪同下来到大宅内客厅那儿之后,便看见此时的常直清老先生已经站在客厅那儿等候着。
“您一定就是常先生吧!鄙人罗某这厢有礼了”
罗显信按照中国人的拱手礼节向常直清客气的打了声招呼,常直清则同样客气的拱了拱手回应道
“原来是罗兄呀!请坐,请坐”
说完,便示意罗显信夫妇俩坐下。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