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几百两银子一株,甚至千两银子一株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这些都是特定的情况,自然不能作为普遍的情况来看待。
百姓只需要种植一定的数量的草药,而照看这些草药他们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汗水和劳动力,只要平时照看一下就足够了。
只有等药材的年份到了可以出售的时候,百姓的年收入就可以很轻松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毕竟他们又不可能只种植一株药草、灵药。
而且还不用担心百姓见到了种植草药的收益很高放弃农业都跑去种植草药,毕竟时间成本太长了,他们根本负担不起,而且也不是什么草药都要,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长草药。
这也更加符合镜州的“州情”,因为这里山林众多,做其他的都不好做。
远不如种草药。
温明在看完这四条提议过后,经过慎重的思考和筹算之后,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这些都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的。
于是决定执行下去。
很快,官府就张贴告示,需要兴修水利,平整道路和田地,需要募工。
第二就是屯药令和植药令。
温明这一系列动作直接把那些原本因为被他罢免官员的世家大族打懵了,这货是人,怎么这么猛?
怎么什么都会啊?
这是要干嘛啊?!
发明创造,治民理政,整军立法,带兵打仗,安置流民,屯田农事,水利工程,官府经商,品德高尚,不好钱财、女色,一心为公,不枉私情。
顶不住了!
朝廷的贪官呢?救一下啊!
随着温明在镜州的动作,一批又一批的世家官员落马,新的一批官员之中有出身世家的,有出身商贾的,还有出身寒门.
各种出身的官员汇聚在温明的帐下,打造一个新的镜州。
这一下可把那些曾经那些世家大族整急眼了,急忙向朝廷发去了一封封的“家书。”
而朝廷那边,状告温明谋反的帖子都快装满一个大殿了,但越皇根本就不理会。
不管你怎么说,就一句话。
“朕,相信自己的新科状元。”
朝廷的官员也很急,但他们又找不到温明的黑料,就算有也只是捕风捉影,根本没有实际证据,越皇也根本不信。
这些官员也没有办法,只能回信回去,让他们求“上面”解决。
朝廷那边的家书还没有送到,镜州这边的官员就又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贾家决定直接对温明进行暗杀。
结果派出去的刺客对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