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从来如此,便对么?
西莞警局,老丁今天值班,特地把自家徒弟拉过来陪着。
“师傅,您这大过年的怎么不按值班表值班啊,我这行程都安排好了。”
朱治松今天连警服都没穿,一身便装,平时就算是再怎么尊重师傅,今天还是忍不住抱怨。
“少废话,我让你跟姜顾问联系,探探口风,你电话打了没?”
老丁捧着个大茶杯,咕嘟嘟的喝着茶。
自己这事情办的属实不地道,以姜瀚文的逆天洞察力,自己玩的那点小伎俩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不过老丁也挠头,当时确实是没办法,这件案子抛开嫌疑犯丁小伟跟自己那层亲戚关系,单纯看刺桐城警方和法院的判决是没问题的。
不但没有量刑过重,反而是考虑丁小伟的年龄,给了轻判,自己动用上头的关系把案子转回西莞原籍地再审,这已经是属于半违规操作了。
于公于私,老丁都自知自己理亏,所以才让徒弟去打听消息。
朱治松倒是没有多想,把姜瀚文的回答一五一十的跟老丁说了。
“什么?按嫌疑人说的办?什么意思?”
老丁有点懵。
丁小伟说如果用自己买的枪击毙自己,那他就认罪。
这话明显是上头了说的气话,怎么能当真呢?
不过老丁知道姜瀚文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既然说了就肯定有所意指。
“师傅,姜哥还说过,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说的很清楚,在认定枪支的时候,不能够为焦耳论,要坚持主客观相统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朱治松对于姜瀚文说的这句话也想了很久,总觉得确实应该这么判断。
虽然自从公安bu下发了枪支认定标准之后,各地的类似案件全部是按公安bu的标准判罚的,但正如姜瀚文所说,这个标准只是公安bu的部门规章。
如果真正按照法条精神,那就必须按照凶手事实造成的社会影响、破坏力、主观犯罪意图多维度判定、包括本案中的嫌疑人根本没有拿到他购买的仿真枪。
这样一权衡,那个无期徒刑的判决就有问题了。
“徒弟啊,这事儿师傅不是没想过。”
老丁叹了口气,点了根烟。
“但你要知道,全国跟这个案子类似的案件何止十件百件?气球摊主气枪案,火柴枪案,甚至咱们体系内部都有警局局长因为类似的原因吃牢饭。”
“公安bu下的标准,就是下面用来执行的,伱不执行,别人执行,上面会怎么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