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子的同志,对凶手行凶过程的推理是正确的,就是这作案动机,啧,方向有问题。”
郑局伸手指了指审讯椅上的嫌疑人。
“这个姓包的锅炉工是学校内部人员,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加上十几年前他正是身强体壮的年纪。”
“杀死四个女生,背着一大袋尸块,从三楼宿舍窗户直接跳下来,就算下面雪厚,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除非是他这身板。”
刑侦大队长微微点头,不疑有他。
也不是完全不怀疑,姓包的说的太粗,很多细节并不完善,也有些讲不通的疑点。
但现在凶手自己都招了,先把口供整理好,后面的细节等接待完上头回来再慢慢扣也不迟,
人既然已经在这了,又不怕他跑了。
就是这么多年,排查了无数次,走访了无数次,咋就没把这个烧锅炉的给揪出来呢。
按道理当年首先排查的就是校内人员,而且都是一个个过堂筛查。
没理由把这人给漏掉了,
这一点确实让人费解。郑局现在也只能把原因归结于当年的同志工作出现了疏漏。
案发至今,警方对本案的推断一直是情杀的可能比较大,所以的重点都放在学校的男学生和男老师身上。
加上这锅炉工看起来确实老实巴交的,眼睛里没半点杀气,倒是有可能出现排查不严的情况。
这一点倒也没法全怪当年的办案民警。
08年那会学校虽然有监控了,但数量确实有限,也就是取款机、宿舍楼大门口能装摄像头。
加上正对女生宿舍门口空地那个摄像头。
案发前一天突然坏了,校方也没有及时维修。
这才使得警方失去了最重要证据来源。
警方一开始对作案动机的判断方向是同校男女生恋爱发生矛盾。
女生宿舍的其他女生在里面掺和,最后双方纠纷加重。
男生一怒之下躲进女生宿舍行凶。
郑局当年还是双城区下辖基层派出所的警员,也被抽调参加了排查工作。
哈商大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过的,有一点点问题的都被揪出来单独审讯。
谁想到让这个锅炉工给漏掉了。
真是叫人唏嘘。
“包爱民,我告诉你,你犯的罪够吃十颗生米了。”
郑局敲了敲桌子。
“待会上头的领导下来,领导怎么问,你就怎么答,你好好表现,负责看押的同志会让你好过点。”
“你要是表现不好,哼,你身上这件囚服可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