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对话华晨集团,商议生产工厂转让
东三省,奉天市。
这里是国家重点建设,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奉天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22个,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已达2403家,地区生产总值1720多亿元。
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占比最大,是支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华晨集团,以及它的汽车生产工厂就坐落于奉天。
此时的华晨集团总部,一场唇枪舌剑正在会议室上演,两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我们通过正当手段聘请的技术人员,史蒂文先生你们没有权利阻止他们进入生产车间,还请你们不要再派人阻止。”
“不不不!他们是我们宝马的离职员工,根据合同协议,未来两年他们都不可以从事汽车领域相关的工作,我阻止他们进去车间,那是维护我方的正当权益1
“我们可以支付违约金。”
日系车、德系车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
“违约金?”
试想一下,谁愿意出钱出力出场地,一年下来只拿20%不到的净利润?
很显然。
“接个电话。”沈冬站起身,直接往会议室外走去,上面的号码让他感到疑惑。
想弯道超车?
不好意思!
燃油车不存在这个可能!
斯蒂文看着急眼的沈冬,依旧摆出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道:“不是我们赶尽杀绝,而是按合同办事,如果你们要支付违约金…”
来到会议室门口,他又走到了一侧偏角落位置,简单调整完情绪后,按下接听键道:“是任老总?真是稀客埃”
沈冬立马警觉起来。
他做为华晨集团董事长,此时真的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在沈冬落入下风时,口袋里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也就是说,不仅要没收全部获取的薪资,还要按十倍赔偿,最关键的是,这些德国工程师少则干了二十年,多则四十年,从业生涯的金额根本无法统计了,审查又要花大量时间,华晨集团根本和宝马集团耗不起。
可没了技术支持,自己搞了华晨龙华才知道原来造车这么难,设备钱基本全砸里面了。
两人之间有联系方式,还是五年前举办的企业研讨会,彼此交谈了几句闲话。
就比如说纯国产的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没出来前,谁会去买国产的汽车啊?
坐在右侧,金发碧眼,戴着副斯文眼镜的外国男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