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更怕耽误孩子的前程,所以自始至终没有说过挽留的话来。
“现在的命,就是我最好的命了。”少年望着缓缓消失在视线中的马车,幽幽一叹。
“等我再攒几年银子,给你盖上两间大瓦房,然后再娶个婆娘,生两个大胖小子,我和你阿娘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男人用力地抽着旱烟,烟气升腾起来。
“阿爹,你和阿娘以后都不要再做活了!阿青离开前给了我五百两银子!让我唔!”少年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惊愕的男人一把捂住了嘴巴。
男人四下望去,眼见没有人听到,这才松了一口气,压低着声音询问,“你说的是真的?”
“是!”少年重重点头。
男人笑着说:“那咱们慢慢挑,起码得是个大家闺秀才能嫁到我家来。”
少年犹豫了一下,正色道:“阿爹,我想再练两年,如果能突破筋关,我以后也能赚大钱!”
男人沉默片刻后,点头道:“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做决定。”
“谢谢阿爹。”
“银子的事情,暂时不要告诉你阿娘,我怕她说漏嘴。”
“知道了。”
“回家吧,阿青走远了。”
待到车队末尾的马车消失在街道尽头,男人收起了旱烟。
“嗯。”少年深深地看了一眼消失的车队,跟着阿爹一起钻进了一旁的窄巷,往新安巷中走去。
父子二人正是梁四和梁超。
周青临走之前,与梁超告别时,邀请他一起前往南黎郡城,梁超考虑了几天之后,决定留在黑山镇侍奉双亲。
周青并没有勉强,送了他一些药材之后,又给了他五百两银子。
周青离开了黑山镇,但是他的故事并没有消失,反而成了黑山镇的一个传奇,被说书人编成了话本。
几乎每一个穷苦出身的少年,在路过酒楼、茶馆外,听到说书人说起周青的故事,都会驻足不前,只为听完周青的故事。
他们相信,他们与周青有着很多共同点,同样穷苦出身,也许一样的知恩图报,说不定有一天,他们也能像周青一样,成为武师老爷,在黑山镇留下属于他们的传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