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绰号之称的大太监官衔三品,座次稍后,见袁立望来,板着脸道:
“京外最新一次消息,还停留在陛下与赵少保现身淮水,再往后的,尚未收到。”
略一停顿,他补充道:
“此外,影卫汇报,莫昭容一行暂且安全,已回返临封,其与白马司监,礼部尚书,漕运总督等官员,一路阻碍叛军步伐,初见成效。”
群臣骚乱起来。
他们对于莫愁等人的死活并不太关注,在意的只有女帝生死。
当初,女帝失踪后,莫愁一行大臣意识到,必须令京中知晓女帝未死,否则必然大乱。
故而,那时海公公就联络影卫,将赵都安护驾女帝,尚未被捕的消息传递了回来。
这也是朝局大体依旧稳定的关键:若女帝真死了,群臣哪里还会坐下来商讨?早城门大开,迎王爷入京了。
“陛下吉人天相,如今已入淮水,回返京城亦不远了。”有皇党官员大喜。
“先声明一句,我是衷心企盼陛下安然无恙的,但眼下局势,净说好听的没意义。
陛下远在淮水,何时能回返?又是否能回返?皆是未知数,哪怕回来,也未必……”有人阴阳怪气。
“你这话是何居心?!莫非是投靠了反王?”一名年轻臣子大怒,起身斥责。
后者反唇相讥:
“我一心唯有社稷,不像你,在这等时候还不敢面对局势。”
“你想死么?陛下可还在呢!等回来,我定要参你一本!”有御史加入战场。
“呵呵,陈御史,你要参大可不必等陛下回归,向太师上书也是一样。”一名给事中冷笑,参与口水战。
一时间,仿佛点燃了火药桶,双方争吵起来,整个偏殿喧闹如菜市场。
“肃静!”
董太师听了一阵,面色阴郁,须发抖动地怒喝:
“要吵滚出去,今日召集你等,只为听你等聒噪么?”
众臣噤声,气氛一阵沉闷。
袁立轻咳一声,打圆场道:
“眼下不是争吵这些的时候,陛下虽身在险境,然则有赵少保护持,必能逢凶化吉,迟早能回归。
何况临封还在朝廷手中,只要陛下能入临封,自然安全。而我等食君之禄,在此之前,唯有替陛下守好京城,青州兵暂时不足为虑,倒是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浮动……
今日太师召集诸位前来,想必也是要诸位回去,各自出力,稳定局势,起码在陛下回归前,城内秩序不能乱。”
群臣纷纷附议,认同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