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区别于李艳宁跟李景兰,檀锦程跟张旭鹏都是称呼对方为大李小李的,后来熟悉之后才改成直呼其名。
04年乃至于现在都有很多这样的皮包公司,整一个门面,租一个很短的租期,没有什么具体的业务,成天就是面试招聘员工。
招聘过程中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例如说体验等各种名目之类的,骗取一些没有社会经验的打工人,当初的锦鹏贸易确实像样的的公司。
“你那个就算被骗撑死了也就亏几个钱而已,真要说起来还是林叔跟吴叔当初冒的风险大,他们可是放弃了国企的工作啊,对我的支持太大了。”
檀锦程哈哈笑的怼着,林裕民跟吴振平连声道不至于此,林叔跟吴叔这个称呼他们已经好久没听到了,多少是有点不习惯。
张旭鹏也哈哈笑的描述着两人最开始坐公交车去霞浦河西工业区之时的情景,被赶出几次之后他感觉还挺丢人的。
这里面加入最晚的也就黄鸣以及成林峰两人,这俩是玩资本的,对于做实业的苦头不是特别理解,不过听着倒是很新鲜,檀总可从来没有跟他们讲过这些。
一个个的回忆往昔,除了张旭鹏说的他们最开始创业的那段之外,其他的他都是亲历者。
说起来当初她也有跟孙玉明类似的体验感,虽然是学姐介绍的,但在见面之时总是内心忐忑的,这种从檀锦程最开始创业期就参与或者是围观的成就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很大的体验。
包括张旭鹏在内的每一名高管,在合作的过程当中都有着独属于他们的记忆,闪驰这边更多的是忆苦思甜,至于橙子科技这边的程皓而言,则是有些梦幻。
他虽然没有孙同雨的成就,不过好歹也算是猪厂的初创人员之一,当初的实际情况算起来像是弱化版的孙同雨了,选择跟着檀锦程创业,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心。
“其实真说起来,檀总当初打动我的更多的是你准备从一开始就投入1000万元的资金。”轮到程皓之时,他略带调侃的表示。
不过说起来,当初檀锦程的一千万元资金投入确实是把他给砸得有些晕。
从来没听说哪个初创型互联网企业,仅仅做一个社交网站以及一款小游戏就准备了一千万元的启动资金,有这一千万元干互联网?干点啥不好啊。
把檀锦程当冤大头的想法程皓倒是没有,能把一个小作坊式工厂生产的电动车品牌做到全国知名,而且能一次性投入一千万资金的企业家怎么可能是单纯的冤大头。
老板对互联网技术一窍不通,又肯投入大笔启动资金,对于想要大干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