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
马斯克的计划直接让特斯拉的高管们傻了,面对堆积如山的毛豆3订单,如果这个时候贸然的修改生产线,不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效果也很难估计。
但是马斯克是什么人啊,他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强行上马自动化之后,后果也如特斯拉高管们想的一样,了十多亿美刀建的自动化工厂几乎不能运作,不仅没有解决产能问题,反而影响了现有的产能。
面对巨大的量产压力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做空压力,在全自动化失败之后,马斯克同志只得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完善的配套基础,充沛的劳动力红利和高效的政令系统,这些都是马斯克在北美无法做到又梦寐以求的。
给马斯克准备的餐食也很简单,这会儿也不是什么饭点,给他点了份kfc,给自己泡了杯咖啡听马斯克讲一讲他这次中国行的目的。
“明白了,你是让我帮你引荐一下吧,话说回来你是想在沪市建工厂吗?”
“是的,没错,我想让檀你帮我引荐一下。”
马斯克一边往嘴里塞汉堡,一边点了点头。
其实早在2014年他就来谈过这事儿,只不过那会儿马斯克哪懂得我们g场上的打太极手段,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结果是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就回去了。
倒也说不上什么好处都没捞到,从那会儿开始马斯克的电池桩业务开始在国内布局,慢慢的特斯拉的电池桩市占率也开始高了起来,业务也算是开展起来了。
这一次他算是吸取教训,知道找人引荐了。
檀锦程沉思着要不要帮他引荐。
现在这位牛逼的很他当然是知道的,问题是特斯拉的建厂他要不要介入?
介入对他有什么好处?
马斯克当然也知道让檀锦程帮忙引荐需要付出些什么,两者的合作还算是愉快,但在目前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特斯拉国内建厂会给尉来带来竞争压力也是一定的。
“毛豆3的订单非常之多,目前我们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解决产能问题,同样的电池供应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除了建厂之外,我们还想跟锦新时代签订一份新的电池供应合同。”
檀锦程的电池业务虽然归于尉来集团,但给其他企业的电池供应还是以庐州锦新时代这个子公司为主体,一方面是账务方面更加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削弱尉来在电池供应方面的影响。
商业竞争当中,哪怕是同一家公司也会有业务上的竞争,锦新时代的管理层只要不是檀锦程或者是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