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秦将这一切串联起来,脑海里的线索愈发清晰明。
“先前我闻到了香火气,又看到了‘众生念力’,难道——”
烧香,供奉,香火,并非修行!
对于有正法传承的道士来说,这是一种与上界沟通的方式。
同样,以前的古人相信世间有神灵,祭拜香火,进献贡品都是为了祈求神明庇佑,也是一种沟通上界的方式。
这种祭祀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
《诗经·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笺:“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说,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
其具体祭法为:将牲体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可见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那么这就是后世所谓“烧香“了。
香火后面大部分都是指寺庙里面祭祀神佛的香和烛火。
而这,便是香火。
但,还有句话叫做“心诚则灵”!
凡人向神明许愿,认为自己虔诚,那么上天就能够听到,接受自己的供奉,从而帮助自己形成愿望。
可是,世界并没有神灵,但是以前的人却对此深信不疑,他们所付出的精神力,并不会因为世间没有神明就消失,反而成为了一种飘荡于天地之间的——念力。
故此,香火生念力,合一便是佛教里说的‘众生意’!
俗语解释为:众生的意念、众生的心意、众生的思想。
而普通人的意念是很少的,作用范围也并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如今有这么一个场地提供,成为了媒介还有桥梁,许多人加在一起,聚少成多,形成的念力就很可观了!
日复一日,不停的增长,数十年,乃至数百年过去,甚至还能够改变这里的磁常
哪怕到了最后,这座野庙已经荒废,但是其中残存的香火还有众生念力,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消散的。
所以先前叶秦感知到的那股奇怪能量波动,应该就是来源于此,是在香火和众生念力共同作用下形成。
当然,也不是每座寺庙和道观都能够形成这样奇特的能量,比如先前叶秦看到的那些名刹古寺就没有。
产生这些存在也是需要机缘的,和斑驳岁月之力一样。具体怎么形成,无从得知,起码如今的叶秦没办法解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