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645章 海瑞辞官

第645章 海瑞辞官

之后,需要打开贡院的内龙门,由监察、提调、外监、主考、同考、众执事开始拆糊名,贡院的外门是决计不允许打开的,拆掉糊名开始填榜,这就要三五天的功夫。

朱翊钧已经拿到了名单,出身住坐工匠的秀才,就有203人。

“孩子们争气啊。”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

“这也太争气了,一共就1200个秀才,三大官厂就占了200席?”李贽也是一脸不敢置信的说道:“王次辅莫不是文曲星转世?!拜王次辅能高中吗?”

“嗯,官厂的匠人们也觉得王次辅是文曲星下凡。”朱翊钧笑着说道,考前总归要拜点什么,王崇古就成了那个精神寄托。

指望皇庄种地的士大夫们考中进士,还不如指望这些住坐工匠的子弟,至少匠人弟子,真的肯读书,而且也不乏聪慧之人。

“因为现在顺天府院试、乡试,都要考算学,这方面,官厂的三级学堂就有很大优势了。”朱翊钧解释了下为什么这么多人。

大明三级学堂教算学,这是度数旁通国策的一部分。

但是大明的私塾、一些个书院,不教算学,因为那些个传统的儒学士们自己都不会算学。

朱翊钧告诉林辅成这个消息的原因,也很简单,林辅成提出的让匠人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其实已经在悄悄进行了。

朱翊钧和林辅成、李贽等人聊了许久,终于结束了今天的聚谈,回到了通和宫。

大明皇帝总是非常忙碌的,看完了热闹,放松之后,又拿起了奏疏,开始批阅奏疏。

大明的吏部尚书梁梦龙、海漕总督王宗沐联名上奏,言海运漕粮事。

海运漕粮,在成化年间被大学士丘濬提及,自此之后,恢复元时海运漕粮的呼声,一直到崇祯年间,不绝于耳,但大多数的士人提出海漕,对于海运的风险和海运成本都避之不及,讨论往往浮于表面,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利益或者立场提出的主张。

就是袖手谈心性。

而梁梦龙和王宗沐两个人,在隆庆年间真的干了,别人都是说说,他们是践履之实。

第一次实验,从淮安到天津卫的海运十分顺利,正当他们打算大展宏图,将这件事做下去的时候,漕粮船翻船了,所有漕粮飘没。

本来到此戛然而止的海运漕粮,在万历年间,在皇帝和张居正的支持下,在开海的大势之下,再次开始了。

江南四百万石漕粮,在万历七年,完全变成了海运,而河槽的运力被彻底释放,京杭大运河这个京师的大动脉,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