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80章 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第880章 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第880章 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大明已经形成了一批事实上的文化贵族,他们同气连枝,他们有普遍的共识,他们认同自己的阶级,在唐代之前,这些人被称之为门阀世家。

朱翊钧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是从袁可立拜师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

当了解了这一事实之后,大明皇帝的行为,开始暴戾了起来,甚至变得蛮横、且不讲道理,之前的皇帝,还是讲流程,但现在已经全然顾不得了。

袁可立写了拜帖,门房居然直接留在了门厅,而不是送给陆树声,陆树声居然还是在贡院舞弊的事情在京师传开后,才知道袁可立入了京师。

当时局势尚不明朗,陆树声没有马上行动,等待袁可立中了榜眼,陆树声才去全楚会馆讨要。

而三两句话,张居正就选择了放人。

朱翊钧从这个事情里看到了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门房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截留给陆树声的拜帖?门房显然是可以分辨哪些是重要的人,哪些不重要。

门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朱翊钧让人找来了全楚会馆和陆府的拜帖,全都看了一遍,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不是从拜帖的纸张、墨水上去分辨,有些个想要攀龙附凤的人,会专门去寻找一些珍贵的纸张、墨水来写拜帖,这在高门大户的门房眼里,简直是笑话。

门房是从行文、遣词用句、书法上进行的区分。

袁可立是穷苦出身,世袭的百户就像是没有一样,生活十分的困苦,他们家也没出进士,他是头一个入京赶考的,所以很多规矩他不懂。

他的拜帖写的非常恭敬,而且为了防止自己闹出笑话,从行文、遣词用句上,袁可立都仔细斟酌了。

这种仔细斟酌,反倒是让门房看穿了袁可立的背景,只有有求于人,才会在一封不重要的拜帖上,如此的郑重,堆砌辞藻。

真正的高门大户、重要的客人,拜帖不会有那么多的辞藻堆砌,但是不经意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几个显得十分高级,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的词语,整本拜帖浑然天成,没有任何故作姿态。

比如匆匆一晤、瞬逾数载、玄圭告成、裹粮跃马、翕受敷施等等。

就连行文格式上,也是天差地别。

比如袁可立就没有押,押就是将个人的姓名或者字号,进行专门的设计,尤其是一些很有特色的地方豪族,他们家的押,十分漂亮,就像宋徽宗的‘天下一人’押一样的好看。

而书法就非常简单了,馆阁体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