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就拖一时为好。
今晚这事若想隐瞒,倒也简单。
在场的摩尼教之人,因为事关自身性命,自然不会泄露。
但是单单将孟宗政一人拉下水的话,谁也无法保证他手下的士兵往后会不会多嘴。
因此,他只能让在场的每人,都在这太监身上出上一份力气。
这是他在暗处关注院中冲突时,便生出的想法,没有什么人会比自己人还牢靠。
至于说朝廷责问?京湖制置使责问?大家只要窝在襄阳不出去,死不承认,你又能奈我何?
不管是过来传旨的,还是过来缉拿的,往来山水迢迢,路途艰难,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
只要朝廷逼的越紧,这位襄阳守将,还有在场的诸多将士,就会靠得自己越紧。
除非,朝廷真的不顾一切大军压境,但目前看来,此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孟宗政脸上挣扎了半响,叹了口气,道:“本官既是宋臣,只要还在这位上一天,就绝不会跟随摩尼教扯旗造反。”
这算是他最后的底线,哪怕是决定和眼前这人同流合污,心中的坚持也绝不会就此放弃。
牛顶天似乎并不在意,笑了笑,道:“摩尼教反不反本尊可管不着,毕竟如今还做不了摩尼教的主。但是九宫山上的日月神教,却是本教主说了算。”
“匡扶正义,替天行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教义宗旨,永不改变。”
“所以,官不逼反我不反,往后只会和襄阳城的百姓守望相助,共抗胡虏1
其实他自始至终,也从未打算过直接扯旗造反,反贼做的事情他可以做,这点毫无顾忌。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竖起旗号,公开反宋,那样只会让金国蒙古受益,自己得不偿失。
而且,再过几年金国就会不堪蒙古侵扰,南迁都城,那时还会继续侵略大宋,以谋求在北方损失的利益。
而襄阳,正是前沿阵地。
孟宗政听此,心中顿时一松,这算是他未曾想过的惊喜。而一旁的扈再兴等人,亦是如此。
接下来的事情也简单,
孟宗政狠下心来直接自残一刀,该做的样子,他不想差了。
随后,
几人迅速拔光箭矢,抬起残破不堪的尸体,开始奔向襄阳城的知府大衙报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