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也许有转机也说不定。”孙婆子道,“再不行,使点小计,要她不得不嫁!”
“不得……不嫁?”姚氏思索着,脸上浮现出一个苦涩的笑意,“反正,害了谁,都不能害到我的儿女就是了。”
临淄郡王大张旗鼓地把段家五娘护送回来的消息,不过一炷香,就已经传得满府皆。奴仆们免不了议论纷纷。
快至午时,段家二房掌厨的婆子等了半晌也不见内堂来人传膳,正考虑叫个婢子去询问,就见段家二夫人身边的大婢女合欢进了院子。
合欢不过二八年纪,一贯灵动机敏,很得姚氏喜爱。她开门见山道:“五娘回府一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夫人的午食照旧,就摆在侧堂,只是要多做一桌席面,好好给五娘补补身子。”
婆子一面吩咐手下送膳,一面打听:“五娘可有什么喜好和忌口?夫人可与五娘一道用餐?”
合欢嘴紧得很,只道:“应该没有什么忌口,顶多少些油腻,不用酒水罢了。午食送去临风院就是。五娘劳累,先要歇息一阵。你们动作快些,准备两副碗筷。锦娘如今和她住在一处。”
婆子知道那锦娘是五娘的结拜姐妹,也不多问。她让手下的婢子捡了一盘早就蒸好的炊饼,一盘刚出炉的胡麻饼,一盘各色酥饼糕点,再装了两盅羊肉汤褒,一盘炙羊肉,再用一个红漆食盒装着醋芹、清蒸菘菜、拌菠菜,连着两碗刚从井中取出来的冰镇乳酪,寻了俩个稳妥的婆子提着,给临风院送过去。
临风院是靠着后花园边上的一个四合院,小巧别致,白墙乌瓦,窗户裱糊一新,院中还种了两株茶花,正绽放得热闹。这里平素收拾整齐,供游园累了的客人休憩用的。丹菲和刘玉锦只是暂住两日,倒也能凑合。
院中已有几个婢子在洒扫,看到娘子们来了,放下手里的活过来见礼。给丹菲她们引路的青衣小婢名叫昙儿,不过十一、二岁,很是机灵聪慧。她把婢子们指给丹菲,道:“这两个大婢子是贴身服侍两位娘子的。其余都在外间伺候。五娘如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们。仓促之中只收拾出了这间小院,委屈两位娘子了。”
“不过暂住,我又在孝期,本不用讲究吃住穿戴。”丹菲笑着往昙儿手里塞了一小串钱,“你是个乖巧的,拿去买糖吃吧。”
昙儿满意地掂了一下,脆生生道:“昙儿谢五娘赏!京城里惜时王福家的麻糖最有名,待会儿婢子让下面的人给五娘送些上来。啊对了,待会儿还会有针线婆子过来,给娘子们量身裁衣。娘子可以挑些布料。”
“守孝之人,粗布素衣就好。”丹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