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临夏 > 第125章 ,成书

第125章 ,成书

次日,方临轮休,为了缓解疲惫、休闲放松一二,也出于让方父、方母、田萱从辛家之事中走出来的用意,一家人去看戏。

一顺茶馆,今上午的剧目是《武松打虎》,下午,去听柳麻子说书,说的是《杨志卖刀》这一篇章。

无论一顺茶馆的《武松打虎》,还是柳麻子说书《杨志卖刀》,本质上都有蹭《水浒传》热度的意味,但效果极好,无一不是火爆无比。

看戏听书,红尘中的喧嚣热闹气息一冲,一家人心事尽去,都是高兴起来,午饭在外面吃,傍晚在回到西巷胡同。

一天玩得有些累,晚饭草草吃了些些,便睡觉歇息。

方临今晚写了半章《三国演义》,便就躺下,思量白日看戏、听书的火热场景。

‘资本主义萌芽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穷奢极欲,如杨举人宴席,元宵鳖山灯会,进入了所谓的‘盛世’,物质上极大丰沛,精神上的需求却还没有跟上,故而,如今新剧《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武松打虎》才会万人追捧;柳麻子说书,才会场场火爆。’

时代浪潮中,这些人可能对自身成功,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方临却是清醒,总结着客观规律:‘顺易逆难,顺应大势的确事半功倍,所以,我选择书肆作为自己真正第一个产业,乃是再合适不过。’

‘如今,人脉也已足够支撑起一家书肆,白有董祖诰家关系,若能拉上蒲知府,就更无疑虑;黑有徐阔老,一些混混帮派他也能说得上话,这就差不多了。’

方临只是要开一个书肆,不是什么暴利垄断市场,这些背景足够了。

‘当下我还需要做的,就是等了,等《水浒传》风潮过去,读者饥渴;等《三国演义》写完;等这两月钱存够。’

……

轮休过后,回到轩墨斋。

方临、黄荻、柴一苇三个伙计明显感受到,因为店中没《水浒传》售卖,生意较往日冷清。

每日早晚,方临出门散步,多有听到路人谈起《水浒传》,哪怕不识字的人,也可从戏剧、说书听到一二,《水浒传》无疑成为了淮安府城头条热门话题。

随着时日推移,渐有变化,城中《水浒传》充盈于市,同卖《水浒传》的书商都开始卷起来了。

怎么卷呢?

一曰冠词,在书名前加上京镌、新刻、京本,吸引读者,但买回去一看,内容还是大同小异。

二曰识语,比如,书香阁的《水浒传》版本,有识语曰‘是书也,刻已数版,悉皆为伪,辄求购古本,敦请名师,按鉴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