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是一年多时间。楚飞从“智慧01”号飞船内苏醒,从虚拟舱中坐起来,若有所思。
最近楚飞正在迭代19.0以后的功法,有些收获,目前功法很好了,但总觉得还不够完美。
其实与升龙殿当前的功法相比,已经足够完美了,甚至都有断崖式差距,但楚飞感觉还有一些地方不够好。
比别人好不叫本事,比自己好才叫真好的。老师一直都是这么教导的。
主要是把,楚飞的宇宙脑核心逻辑,和大家的不同。
传统的宇宙脑功法,到了18.0以后,走的是收敛路线,通过“守恒流形”构建一个“理想环境”。
楚飞的宇宙脑功法呢,走的是分形流形,别人都在收敛了,楚飞还在无限扩展,目的是:力求更加真实、无限接近真实。
那这两个思路,有什么差别呢?
先说楚飞的修行思路,是借用分形几何的特性,不断向“两端”极力拓展——向上,是更庞大的宏观结构;向下,是更加精细的微观结构,理论上没有极限;在不断延伸中,力求无限接近现实,这是一个相对开放式的结构,理论上是一种无限制算法。
这种逻辑,还是楚飞研究神性的时候发现的,并深化发展而来的。不过神性只有一两种、最多三五种分形几何(神职),而且发展有限,没有科学理论指导。(1011章)
这种无限制算法,就是楚飞暂时想到的、可以部份取代混沌算法的方法。
理想环境呢,是感觉两端延伸的差不多够用了,也到了自己能掌握的极限,就适可而止,将这部分截取出来;然后进行折叠,最终构建一个理想环境。这是一个相对封闭式的结构。
这种算法,是有限制算法,典型的够用就好。
这理想环境和真实环境的不同追求,决定了两个修行方向的截然不同。
感觉吧,这所谓的理想环境思路,更像是“截教”;楚飞追求的无限真实,则像是“阐教”。
理论上,肯定是楚飞的开放式环境更有前途。但实际上,大数据修行是科学修行思路,科学修行讲究“实用性”。有时候会有过犹不及的情况发生。
无限开放的环境虽然不错,但实用性上,还真不一定就比理想环境更好。实际应用中,“理想环境”的应用更多、用户更多。
一般只要根基别太差、别偷懒、别疯狂灌水,理想环境已经可以满足99%的需要。
这里面有一个边际效用的问题。日常实用的部分,集中在头部;对于尾部、边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