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有些不悦。
老子堂堂直隶总督,你却一副命令的口吻。
但他却没表现出来,因为对朱尔典他还有别的计较。
袁大头在宦途上很讲义气,有不少“铁哥们”。
比如爱新觉罗·奕劻,比如徐世昌,当然朱尔典也算。
他前段时间与徐世昌通信,听说徐世昌求了赵传薪一件事,而赵传薪虽然没有亲自回话,他的手下李光宗却代为同意了。
他不认为赵传薪会给他面子,但或许徐世昌的面子更管用。
所以,他先是给爱新觉罗·奕劻发去电报,询问事情缘由,不能只听朱尔典一面之词。
待了解情况后,才给徐世昌发电报。
徐世昌回复他:“外观大势,内审舆情,无论如何开平矿乃北洋囊中之物,恰逢赵炭工愿收拾残局,何不作壁上观?”
徐世昌的话很委婉,但实际想说的是:兄弟,你糊涂啊。开平矿本来就是北洋的,被英国佬夺走,赵传薪既然想蹚浑水,何不让他去试试抢回来?到时候再和赵传薪商量,北洋或许还能参合一脚。这时候要是帮朱尔典,你就不怕被世人唾骂么?不怕朝廷觉得你吃里扒外吗?
袁世凯举棋不定。
其实他也经常干糊涂事。
在官场上讲哥们义气,的确让他数次东山再起,同样也是他万劫不复的开端,此事后面数年就可见端倪。
第一件事,便是在1912年,袁大头官府时期,朱尔典对他提出四项无理要求,核心是——不准干涉藏地“内政”,封闭通往雪区的交通。
或许是出于急需列强支持,肯定也有当初朱尔典仗义出手救他一命的原因,袁大头竟然答应了。
还有他后来称帝这个愚蠢的举动,和此时的这些“江湖哥们”也不无关系。
所以他回复:朱尔典曾救我于水火,此时不宜与之决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