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清末的法师 > 第216章 光绪三十三年

第216章 光绪三十三年

长的梁敦彦,正与《大公报》的主笔英华面谈。

“敛之,袁总督创办实业,挤占了部分教育款项。虽新式企业能促进教育发展,可远水不解近渴。如今我欲扩建学堂图书馆,经费实是有限,还需伱帮忙发报向社会求援。”

清廷的教育体系略微混乱,加上新学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许多办新学学校的教育人士,在经费上都是捉襟见肘。

哪怕是最早的新式学堂北洋大学堂,以及国内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都是如此。

英华想了想说:“崧生先生兴办教育的气魄,令在下折服不已。发报是小事,不过时下新式学堂与学生数量增加,教育经费需求总数激增,社会上的援手,怕是远远不够。”

叹口气,梁敦彦无奈道:“如今朝廷变法维新,到处用银子,如之奈何?”

英华忽然道:“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崧生先生何不向他求援?”

“谁?”

“赵传薪。

他开了鹿岗镇慈善会,我没记错的话,其中就有助学捐款一项。旁人都是几十到几百大钱,至多不过几十两银子。而崧生先生若肯向赵传薪求助,呵呵,只要他答应,崧生先生想必会大吃一惊!”

“我在美国游历,也曾听闻其大名,只是其人手段过激了些。可他为何会让我大吃一惊?”

“因为他出手,通常是手笔惊人!”

“那我该如何劝说他,让他肯出这份钱呢?敛之还请教我!”

是啊,英华也皱起了眉头。

据他从刘佳慧那了解,鹿岗镇慈善会的助学捐款,一般都是给个人捐款助学,倒是没说会给这种清廷下辖大学堂捐助。

据他所知,赵传薪桀骜不驯,对清廷又素来没有好观感。

要怎么说服他同意呢?

忽然,他想到了个点子:“崧生先生,何不年后邀请赵传薪来北洋大学堂做一次演讲呢?他可是有名的爱国人士,就我所知他还懂得西洋绘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让他来演讲,也不会跌了大学堂的面子!先让他来演讲,等讲完了,你再当面开口求助,想来他碍于面子不会拒绝吧?”

最后一句说的没什么底气。

想想赵传薪那混不吝的性子,这还真不好说。

不过,总归是个办法。

“得亏了今日请教敛之,不错不错。先斩后奏,或许会得罪了此人。可只要筹得经费,其余都能商量,反正明年我就要卸任了,呵呵。”

英华心说:要完钱就跑,这就有点老阴比了吧?……

腊月二十九,鹿岗镇治安所全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