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辩解:“别听掌门胡说,没有的事。”
赵传薪耳朵上别着一根铅笔,拍拍陈国华的肩膀:“郑伯不用害羞,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有啥可遮遮掩掩的。”
“去一边去。”
郑国华气急,一耸肩膀,将赵传薪的手耸掉。
他发现,金牙成和大口昌他们好像当真了。
不禁老脸一红。
黄泥卷裤裆啊。
赵传薪拿尺子在板子上划线,用精灵刻刀随手割下,板子整齐而断。
他问:“你们都规划好生意规模和地段了吗?”
大口昌抢先说:“规划好了,掌门,就在云仙街,至少要比莲香楼的规模大。”
赵传薪用铅笔在板子上画了几个线条,随型雕刻。
他说:“你的项目是什么?中式酒楼还是西式酒楼?赢利点在哪?受众群体是哪些人?”
原信心百倍的大口昌张口结舌:“这,这个项目是酒楼,中式吧,有人来喝酒吃饭盈利,受众群体,谁都能来吃。”
嗤……
赵传薪笑出声。
“还特么谁都能来吃。
云仙街来来往往的,多半是洋人和假洋鬼子买办。
你说他们平时喜欢去中式餐厅,还是西式餐厅?”
“这,西式餐厅吧。”大口昌不确定道。
“那你在云仙街建个中式餐厅,天天靠自己吃饭营业吗?”
赵传薪举起木板,用力的抖落上面的木屑。
待木屑落尽,显出了一个戴着厨师帽洋人老头的模样,惟妙惟肖。
众人看的一愣一愣的。
赵传薪给人的感觉是喜怒无常,心狠手辣。
越是如此,此时的落差越大。
一个会雕刻会画画,还懂得木匠活的掌门人么?
惊诧过后,大家又是冷汗直冒。
光想着美好的明天,却发现在掌门面前,连经商之道都被踩脚底下碾压。
什么赢利点,什么受众群体,以前他们想都没想过。
这都是些什么神仙之词啊?
只觉得将生意支棱起来便大功告成。
坐家里数钱就完了。
哪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
赵传薪将木版画递给郑伯:“这个你看看,找地方放着。来买面包的,大半是洋鬼子和假洋鬼子,他们看到这个洋人老头,会下意识觉得这些面包是洋人做的,或许对生意有所促进。”
郑国华接过木板,半晌无话。
那复杂的心情,估计只能用“我曹”来形容。
多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