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了,不知道比咱们好了多少。说起来慧娟还跟他有点那档子事呢。”
“慧娟?是东头大宋庄的不是?”
“真的?”
妇人信誓旦旦的说起来,“我还会骗你们不是,有人亲眼看见过的……”
“也是,两个村前后挨着,能没点什么事吗?”
……
“娘们家家的,都瞎说甚呢?”
随着一声俚语的呵斥,那几个妇人这才注意到槐树下的人,拍拍胸脯纷纷作鸟兽散了。
“大哥,别听他们瞎说,”刚刚出声的呵止的男人,忙露出一脸笑意,“妇人家家的,就爱传闲话,您可千万别当真。”
陈庚望僵硬的点了点头,浑然不知自己当时散发出的一股寒气,直逼人心。
到了点儿,人自然就散了。
没人知道陈庚望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这么一传保准不出两天全村的妇人也都知道了。
那几个妇人一个一个都是传闲话的“好手”。
“那可不是咋地,当时学清娘死的那阵,学清还小呢,是跟着他姥爷过日子的。他姥爷那时候还算得上是大地主呢,再后来这不是打土豪分田地,地一分没几年他姥爷就撒手走了。那阵儿他得有十来岁了,半大小子也没人家愿意养,后来就有人家看见他在慧娟家了,听说是慧娟他爹打算把慧娟许给他呢,临了两人也没成。”
“那咋会成呢,估摸着那时候人家当官的爹回来了呗,有城里的洋姑娘谁还要农村的傻姑娘哟!”
……
晌午那些妇人的闲话一个劲儿往陈庚望脑子里钻,这会儿更是停不下来了。
猛地想起去年秋天两人的初次见面。
正是秋收麦子的时候,他还特意和大队请了假去大宋庄,早早地去给他们家收粮食。
那时候没觉出什么,现在越想越不对劲。
那天,陈庚望跟在媒人背后往宋家走去,一路上受到了好些村民社员的打量,七嘴八舌的指指点点。
原来以为是对他这个蓦然出现的生人的打量,哪也没想到内里还有这么一层。
听到从外面传来的锣声,陈庚望回过神,披上外袄抬脚离了门。
厨房正坐着发愣的宋慧娟听见动静,起身趴在窗户上只瞧见那人落下的影子。
她并不想解释什么,识字都可以往后退,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要说服他离婚。
想到这,宋慧娟叹了一口气,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什么好借口。
这时,院子里传来陈如英的声音:“大嫂,有人找”。
宋慧娟打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