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孙县令摆起官老爷的架子,啪的一声,一拍惊堂木,喝问道。
对疏脉境武者,杀威棒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上了寻常的刑具,恐怕也伤不了史进的皮毛,干脆就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县令大人,史某何罪之有?”史进反问道:“欲定史某的罪,总得有罪证吧?还请县令大人明示!”
“众目睽睽之下,黑龙会行刺包摄提,此事不假吧?”县令站起身来,绕过三尺法桌,走到史进身前,诘问道。
“我们在场在数百上千的人证,尽皆作了口供笔录。”
“行凶所用的桃弓、桃箭,行凶者,也已经查验完毕。这些,便都是物证。”
“行刺一案的苦主,包大人就坐在堂上,你难道就没有看见吗?!”
“人证、物证、苦主、人犯俱在!”
“如何不能定你的罪?!”
史进淡然一笑,与站在高台上的孙县令对视着,口中只说出了两个字:“呈诉。”
原来,正规的司法流程当中,县令除对原告提起诉讼的呈词批示之外。
对起诉后原告递交的催呈,被告递交的诉状,又或调解人递交的禀词,都应进行批示,称为“批词”。
批词作为判词的一种,就案件的程序问题和某些实体问题作出决定。
这些相关文书,全都要以卷宗形式归档的。
真正的审案,并不如话本里面所描述的那样,仅仅只是“坐堂问案”。
确定苦主、人犯,呈诉,受诉与批呈,传案,审判,甚至还有不满裁定判决而提起的上控!
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下来,即便已经定了死罪,还得等秋后处斩。这个步骤,是为了防止出现冤假错案。
史进义正辞严的说道:“县令大人,你说史某行刺包大人?至少得有人证吧?”
“一如大人所说,在场在数百上千的人证,都看到了:不是史某行凶!”
“行凶者自裁之前也说了,行刺与史某无关。外面一大半的人,只要是耳朵没有聋的,应该都听见了。”
“又或者说,大人要想传案人证上堂来,史某也有信心与之当面对质!”
孙县令四下看了看那些缩头缩脑,嗫嚅着的民众,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他只能是有些羞恼的一拂衣袖,绕回三尺法桌后缓缓坐下,脸色才算是好看了一些。
万众期待的公开审讯,现在竟然是人犯从气势之上压倒了主审的县令!
孙县令显然不想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了,朗声道:“好!即便不是你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