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了配方,村长让人去弄,这事儿还没个结论,没有过早宣扬开来。
因此,潘爱莲三番两次往村长家跑,不少人以为她受不了苦,想嫁给村长家的儿子,一时间,风言风语甚嚣尘上。
潘爱莲耳朵不聋,知道这些人背后嚼舌根,但是她很忙,听到了也只冷静地解释一下,至于听不听,跟她没关系。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到时候肥皂做出来了,这些人就不会废话了。
等了几天,配方上要的东西全齐了。
她留了一个心眼,担心其他村看到他们村肥皂卖得好,也跟风学,配方里面夹了其他用不着的东西。
不是她小气,这谋生的手段,谁会傻乎乎地平白教给别人?
保险起见,她刚开始做的是最基础的肥皂,用草木灰和油脂进行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钾,然后制作肥皂。
刚开始不太理想,做坏了好几次,后来熟练了一些,终于做出了成品,潘爱莲特别高兴。
做好肥皂,她试用了一下,效果不过,满意地点点头,拿着剩下的去村长家。
她做的肥皂挺漂亮的,比供销社里面的好多了。
供销社里面的肥皂到的时候都是一大块,谁要买,跟切豆腐一样,分割一块下来,不过分割工具用的不是刀,而是绳子。
有时候肥皂质量好,光滑一片,有时候裂开了,拿到手变成几块碎块,都得看运气。
现在他们自己生产肥皂,不但可以对外卖肥皂,原先的肥皂票还可以卖钱,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