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纷纷倒戈。
这时,一名御史台官员出列,不急不缓道:
“启禀摄政王,荣国公所言不实,下官已查明袁将军当日招入幽州城的金人并非是贩卖香料的商贾,而是以取悦男子维生的...男妓。”
“你血口喷人!我家牧儿早就娶妻生子,怎会喜好男色,分明是你们想要为麒麟军开脱,胡乱寻个罪名,扣在我儿头上!”
荣国公勃然大怒,举起手中象牙笏板朝向出言的御史台官员砸去。
一时间,殿下群臣乱作一团,好不热闹。
支持荣国公的那些世族官员出言讥讽御史台见大魏皇族势微,落井下石,不惜对袁将军屈打成招。
而御史台的新晋官员们年轻气盛,见几位老臣倚老卖老,对他们乱泼脏水,心中火气大盛,不知是谁趁乱用手中笏板砸破了荣国公的脑袋...
“够了!”
男子清冷的声音不大,却似一道惊雷劈进众人心尖上,殿下霎时间鸦雀无声,百官卑躬屈膝,皆等着殿上的男子开口。
“依荣国公之意,是怀疑御史台冤枉了袁将军?”
荣国公额上伤口汩汩冒着鲜血,顺着长眉滴落在朝服上,官帽也歪了,瞧着好不狼狈。
许是额上火辣辣的伤口激起荣国公的血性,他不顾男子冰冷的语调,扬声道:
“不错,犬子与世子妃夫妻恩爱,成婚四年育下两子,怎会如御史台的人所言在幽州城里夜夜笙歌,还...招揽金人男子寻欢作乐。”
陶临渊剑眉微挑,修长手指展开詹公公呈上的折子,淡淡道:
“在御史中丞上奏的文书中,提到袁将军在金人攻破城池后,没有丝毫抵抗之意,连警示的烽火都顾不上点燃,便在兵卒的掩护下弃城而逃。这些内容,可有不实?”
感受到摄政王的施压,荣国公额上冒出的冷汗与血水混在了一起,他顾不上擦拭,颤声道:
“犬子...犬子头一次担负守城之职,经验尚且不足,见城门被破,金兵又如狼似虎,于是想赶去临州搬救兵。”
“是吗?”
陶临渊凤眸微眯,似是劳神想了一会,漫不经心道:
“本王怎么记得,当初先帝称赞袁将军经多见广,英勇善战,曾在川南一带镇守三年,从未出过差池。故而让本王将幽州交给袁将军,前往淮南剿灭叛军。荣国公方才那席话,可是在暗指先帝说谎?”
荣国公大惊失色,连忙道:“下官...下官...并没有这个意思。”
陶临渊眸光转冷,将手中折子扔至殿下,冷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